第118章 挪用(第2/2頁)

惟功等人趕到之後,出迎的居然是一個太仆少卿,也是四品文官了,這就是很難得的禮遇。

“見過李大人。”

太仆少卿李可求四十左右,大袖飄飄,長須當空,頗有幾分儒雅氣質,他向惟功拱了拱手,還禮道:“張大人不必多禮,請進吧。”

待賓主在太仆寺的大廳落座,仆役送上茶來,惟功象征性的喝了一口,便是道:“李大人當知下官來意?”

“是的,”李可求沉聲道:“想來張大人是為了買馬用的五萬兩銀子而來?”

在對面而坐的時候,李可求用好意的眼神打量著惟功……其實在歷次逢三六九朝會的時候,或是十五,三十的朔望朝參的日子,又或是正旦冬至等大朝的日子,他肯定也見過惟功,但當時惟功只是在小皇帝身邊的一個少年導駕官,在大群的儀衛人員之中並不起眼,就算瞄上兩眼也肯定是因為惟功的年紀而不是其它。

但不成想,現在對方也是京營的實職武官,而不是普通的親從官了,和自己對面而座,侃侃而談,十來歲的少年,偏生這般老成,李可求以前只是聽說進神童或是少年老成,或是會相人的人見到一些名人的少年時,斷言其長大必成大器,以前他認為這只是穿鑿附會,現在他已經明白過來,張惟功在他面前,他已經可以斷言,此子將來的前途,必將不可限量。

“今日卻要得罪張大人了。”看了一會兒之後,李可求苦笑著道:“知道小張大人是為了五萬兩銀子而來,但我卻不能給付。”

“這是為什麽?”

惟功非常平靜,他直覺眼前這個中年文官對自己十分友善,並不象是故意刁難自己。

“本官實話實說吧……”李可求道:“順天巡撫張大人是本官的同年好友,有潞河驛一事,本官不會對小張大人你心存敵意,不給付銀子,是因為這一張手詔。”

說著,李可求將自己懷中的一張紙掏出,上頭字跡公正,筆跡有力清晰,惟功在前一陣是每天都能看到的筆跡,他一看就知道是真跡,絕不可能是偽造。

而且也不可能有官員敢偽造皇帝的手詔,除非是不想活了。

紙上是白紙黑字的寫著:“著太仆寺八月中秋之前交進白銀十萬兩不得有誤欽此!”

待惟功看過之後,李可求將手詔收回,小心翼翼的又收好。

現在已經是八月中了,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中秋節在大明已經是很重要的節日,萬歷皇帝手詔令太仆寺交進銀兩,看來是在為中秋節的節慶做準備。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惟功苦笑道:“李大人,這是太仆寺這幾年第幾次交銀了?”

“第三次了!”

李可求豎起三個手指,無奈道:“這是第三次,金額也是一次比一次多,三次相加,我們太仆寺已經交進二十萬兩之多。”

“這樣影響馬政了吧?”

“自然是大有影響了。”

李可求道:“勛陽鎮請馬一千三百匹,朝廷允了,但馬費到現在不曾撥付,該鎮自然無馬可用。湖廣鎮,山東鎮,俱有請馬之請,但本寺沒有銀子,只能提前說明,朝廷允準的話,也是由其余衙門設法,本寺無法可想。”

太仆寺是有一些生財之道,事實上大明的財政混亂的無以復加,幾乎每個衙門都有自留地,都有自己的財政權力,包括兵部工部戶部各部在內都是如此,每部都有自己的金庫,在一些重要工程上很容易就限入各部互相扯皮的窘迫境地。而太仆寺的財政來源主要是設計用來養馬,大明的財政沒有統籌,各部門自己負責,自從馬政敗壞,太仆寺養馬地的收入來源卻是沒有被掐斷,這導致太仆寺也擁有自己的大注財源。

不過這銀子並不是存著不動,自從互市開始之後,太仆寺就每隔一段時間撥銀出來購買戰馬,這些銀子是負有軍國重任,輕易不可動用的。

一般人想挪用是不可能的,而且就算有什麽衙門和權貴在打太仆寺存銀的主意,惟功打起張居正的牌子,那就是神鬼辟易。

但只有一種情形是例外,就是挪用者是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