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孤臣(第2/2頁)

“臉還是挺白的,眼也大,人中稍長一些,牙齒齊整,也白……”

惟功手舞足蹈的,盡可能的撿未來皇後的優點來說。確實,挑皇後肯定是先看家世,雖然不娶勛舊品官之家,但也一定是那種風氣正,品評出來的名聲好,幾輩沒出過丟人事情的清白人家,德行在前,然後看長相。長相也一定是齊楚周整,不能是有瑕疵,但是不是那種美艷外露的模樣,那就見仁見智了。

“這就是母後給吾挑的皇後……”萬歷垂頭喪氣,半天也沒醒過神來。

年輕人到底還是對自己的元配很重視的,如果是老油條皇帝才不會管皇後好不好看,反正隨隨便便也有幾十個有名份的嬪妃,沒名份的想多少有多少,哪個傻子去動那個用來當招牌的皇後?

萬歷到底是還小,心思純良,再說這些年被管慘了,他自己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可以廣置嬪妃,在他成年之後,李太後不僅不會管,還會鼓勵他這麽做的。

多子多福是百姓,天子多子還保障著政權的延續,無子就是一大悲劇,當年孝宗皇帝只有張皇後一個皇後,恩愛無比,後來只養了武宗一個兒子,武宗胡鬧早死,結果嘉靖皇帝繼位後,對他那個皇伯母根本談不上尊敬,張太後因此在宮中過了一個極為淒慘的晚年。如果有機會叫她重選一次,她肯定會勸丈夫多納幾個妃嬪,多生幾個皇子出來的。

“皇後品德是真的很好的……”

惟功徒勞無功的勸說著,皇帝的情緒卻是怎麽也鼓不起來。

“你去吧,今日就不要你在此伺候了,你已經和馬芳說好找他學射,馬帥過幾日朕會接見,見過之後就叫他回任了,時間不多,你切莫耽擱了。”

萬歷勉強從低迷的情緒中掙紮出來,對著惟功和聲說著。

對叫皇帝這麽口吻說話,還考慮的這麽周詳,四周的太監隱約聽到兩句,眼睛裏都嫉妒的滴出血來了。

他們天天在皇帝身側,皇帝哪裏會這麽關照他們?無非當養熟了的狗兒,高興了哄兩句,不高興了又踢又打,用來出氣的時候管你是小火者還是管事牌子,皇帝可是一樣會打的。

這些太監當然不知道,張惟功昨日在兵部的表現已經是選邊站隊,不論是張居正或是文官都不會再與他親善,只有站在皇帝和勛臣這一邊,特別是站在皇帝這邊。

這樣的臣子,等若孤臣,皇帝雖小,心裏卻是很清楚的。

江米胡同就在西華門外不遠,惟功從乾清門出來,預備直接從西華門出去,去見馬芳。

剛從乾清門出來不遠,便有一個內閣裏的中書舍人過來道:“元輔要見你,請隨我來吧。”

說罷轉身就走,絲毫沒有考慮惟功可能會拒絕的意思。

這就是張居正秉國的霸氣了,相權和皇權隱隱合二為一,張惟功會不會拒絕,張居正不會考慮,他身邊的人當然更不會。

“下官參見元輔。”

張居正還是在閣中辦事,大桌案上堆著滿滿當當的,有各衙門上奏的題本,各地官員的上來的小本,也有很多私人信函。

閣老雖然是有宰相之稱,但實際上內閣只是翰林院的一個附屬機構,張居正的很多改革措施並不是直接由內閣下令,統核進行,而是用私人信函的形式來進行,掌控吏部為首的吏部,派私人歷任各地封疆,以私信指示清丈等諸事,這是明朝宰相的辦事特點所在。

而且內閣的票擬後的奏本還要送到司禮,成年的皇帝會挑重要的看看,不重要的就直接交給司禮批,司禮監批上“如閣”或是“如閣擬”,這樣才算正式通過,成為可以明發的詔旨。而且司禮還負責交通中外,也就是負責皇帝和內閣的聯絡,大明的皇帝一般都很懶,見大臣對他們來說是很頭疼的事情,皇帝對某事有什麽指示,都是叫司禮監的太監前往內閣傳諭,遇到忠正的太監還好說,反正照樣傳達就是,遇到心懷不軌的,這傳諭旨時就是很好的濫權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