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頂峰(第2/2頁)

說罷,和馬林等人一起告辭,前頭馬芳等人早就走遠了。

看著祖承訓離開,惟功臉上的神色也是十分怪異。

這位祖承訓祖爺他還是熟悉的,明史之中人物太多,他一個普通大學生不會了解太多,但作為新時代的知識青年,一些重要的歷史點還是清楚的。這位祖爺是遼鎮將門世家,祖家論起根基來其實還在李成梁的李家之上,只是現在李家因為李成梁一個而聲威大震罷了。祖承訓在萬歷十九年到二十年左右,在壬辰倭亂時率先領兵入朝鮮,在攻打平壤時驕縱輕敵,幾千騎兵在爛泥泥濘中進入城中,被小西行長打了一個埋伏,幾千遼鎮精騎幾乎全滅,一個參將加上兩個遊擊也死在軍中,祖承訓在少量家丁的保護下退回寬甸,後來因此敗被免職,一直到李成梁的長子李如松領兵再度入朝時,祖承訓才復起跟隨,後來一路的表現也不算好,特別是遼兵和南兵,主要是戚家軍爭功,李如松這個主帥處斷不公,將功勞大半歸在遼鎮頭上,祖承訓等遼鎮諸將因此和南軍結怨,當然,戚繼光身後浙兵也完了,後來的遼東戰場,主要就是川兵們在顯示身手了。

這段公案,張惟功還是很清楚的,畢竟在後世壬辰倭亂也算是一個歷史熱點,在反日的大前提下,很多人對這一段痛扁小日本的歷史還是很有興趣的。

至於祖承訓的長子祖大壽,那個著名的吃人魔王和轉進專家,更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他老子都牛氣多了。

只是想到適才的經過,惟功也是神色古怪,這到底算是祖承訓給祖大壽起的名字,還算是自己呢?

……

“小五,你這事做的差了。”

等惟功從兵部回到英國公府時,消息已經傳到張元芳耳朵裏了。

這等速度,已經算是信息爆炸時代的效率了。

當然,也是由此可見,惟功做的這事,在大明京城裏有多麽犀利的娛樂效果,現在京師之中,還不知道是有多少人在議論此事。

“哪差了?”惟功還沒有說話,七嬸便先不平道:“他是三品官,咱家小五也是三品,憑什麽就得咱們給他下跪?這跪禮是隨便行得的嗎?”

“你說的這話……”七叔叫自己渾家弄的哭笑不得,只得跺腳道:“同樣是三品,卻是不好比的啊。”

“有什麽不好比的?”惟功神色從容而平靜地道:“無非是這幾十年下來的陋規罷了。祖宗法度,可沒有隨便叫人下跪這一條,同品相見彼此拜揖,同行則並騎,如果受下屬拜禮,則武臣位於中間……七叔,洪武年間武官位還在文官之上咧。”

“上一山唱一山的歌,現在的時世說不得那會子的話啊。”

“七叔,如果去除咱們之間的關系,你是一個外人,聽聞今日的事情,你的感覺是怎麽樣的?”

張元芳愣怔了一下,良久之後,才啞然失笑,搖頭道:“好你個刁鉆的小五……好吧,實話實說,我心裏感覺很痛快呢!”

明朝的文武之爭到中期之後已經是文官們大獲全勝告終,武宗年間江彬這樣的邊將常伴帝側,明明沒有什麽威脅可言,文官們卻編造江彬要謀反,最終在武宗死後將這個心腹大患抓起來殺了了事,江彬之後,就再也沒有邊將敢進入京城,並且能受到皇帝的賞識了。

文官們把持住皇帝身邊,事實上已經用龐大而綿密的組織將皇帝關入了囚籠,連嘉靖皇帝這樣的手腕高明的皇帝都被困住了,嚴閣老或是徐閣老,反正你皇帝離不開閣老,海瑞罵的嘉靖狗血淋頭,在徐階的忽悠下,嘉靖這頭老虎到底也沒有吃人,在洪武和永樂年間,這事想也不敢想。

隆慶這個小蜜蜂更被文官看不起,六七年間就是垂拱而治,到萬歷現在這個小孩子,張居正能當面呵斥他,君權和相權早就合二為一了,文官們的氣焰當然也是達到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