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交進(第2/2頁)

提起錢財諸事,十四歲的萬歷已經很敏銳了。

“臣的這個做法,和錢莊或質鋪都不同的,要緊的還是方便,不取其暴利,以免傷民,亦招物議。”

通存通兌,異地取款,這個其實在中國也不是新鮮事,唐宋時就已經有人在搞了。但這事情總是隨著王朝興衰,當然還有錢莊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反正到目前為止,山西人開的錢莊還辦不到這樣的事。而真正意義上有近代銀行業雛形還是清末的事了,等真正的銀行出現之後,錢莊也就退出歷史舞台了。

在萬歷年間,晉商搞錢莊,而江南士紳的主要生財手段則是質鋪,也就是當鋪,很多知名的官僚家中都有大型質鋪,日獲鬥金,是真正的暴利行業。

錢莊,質鋪,加上糧行,是當時的三位一體的吸金怪獸,這一點,連皇帝也是心知肚明。

雖然萬歷對張惟功的謹慎小心並不以為然,不過想想張居正的嚴厲,便也釋然道:“雖然吾在你身後,但能小心還是小心些的好……今日就這樣,你去吧。”

“是,臣告退了。”

在皇帝這裏耗了半天多時間,出了午門後,正好遇著一個相熟的兵部吏員,惟功因笑問道:“馬帥和俞帥都去兵部報過道沒有?”

“還沒呢,馬帥是要早些,後日上午吧,俞帥還不曾有準信兒,估計也就是這三五天。”

兩個鎮邊大帥分別來京之事,在京城官場也是不大不小的新聞,所以惟功一提起來,這個兵部吏員也是很清楚。

“那我明早去兵部。”張惟功笑道:“久仰馬帥大名了,一定得去結識一下。”

“馬帥是得早些,俞帥是要留京的,所以不急,馬帥可是只來京述職,打個花狐哨就走人,不會耽擱太久。”

“承教,多謝。”

惟功致謝,然後往對方手中塞了一小錠銀子,約摸二兩重,那個吏員喜不自勝,長揖了半天,等惟功走遠了之後,這才起身。

到東安門附近,來興兒遠遠迎過來,同時還有兩個戴著六合帽的長隨,見惟功過來,兩人也是一起迎上來。

“張大人,閣老適才吩咐了,叫你到府中等候,閣老有話要問。”

張惟功一征,再看這兩個相府長隨一臉不容商量的嘴臉,只得嘆息一聲,對來興兒道:“你先回去,給七叔七嬸說,我晚點再回府。”

這便是官身不由人,無可奈何之下,惟功只得掉轉馬頭,預備到張居正府邸中去。

轉身之後,他看到一隊人馬過來,雖然沒有儀仗,但中間八人擡大轎,兩側還有不少長隨護衛,知道必是二品以上高官,於是牽馬引避,在路邊等候。

轎子路過之時,有人在轎中掀了一下轎簾,有人在轎中看向張惟功,正好惟功也看向轎中,四目相接,那人移開目光,迅速放下了轎簾。

“似乎是張四維……”

從隨員之中,惟功看出坐這大轎的是張四維,他無所謂一笑,繼續引馬前行。

“聽說張太嶽又召這個少年到府咨詢事情?”

“學生亦聽說了。”

張四維的八人擡大轎是經過特別改建,比起普通的大轎要更加寬敞舒適的多,轎中除了他的主座外,還額外設了一個座位,中間放一小幾,上面放著茶吊茶杯和一些零食,左手側還有一個小小書架,放著幾本解悶的閑書,右側居然是一個精巧的多寶閣,放置著一些古董,由閣老上朝下朝時在轎中擺弄著解悶。

此時坐在張四維對面的,是他最心腹的門生,現在都察院為監察禦史的李植。

此人工於心計,口蜜腹劍,是張四維最心腹的幹將和謀主之一。

“但老師不必將此子太放在心上。”李植笑笑,替張四維添了杯茶,然後又道:“此子很機靈,朝政能不說的便不說,幾年前,在勛田清丈之事上他與張賊的對答,就可看出他年紀雖小,卻很油滑。”

“哼,武臣用事,究竟是叫人心裏不舒服的很。”

“呵呵,老師是因為他那個順字行吧?”

“也有一些……”張四維點頭道:“腳行中人也頗有一些和我們走的近的,連番述苦,這小子已經趕的他們沒活路了。”

“只要他不涉及到錢莊質鋪,老師就由得他吧。”

“暫且也只能如此……皇上也罷了,太後對這小子印象頗佳,先放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