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捐輸(第2/2頁)

大明的規矩就是養著親藩勛貴不能動,二百多年就沒有這種先例,後來崇禎窮極了,想在勛親中借助,結果碰的一頭包,皇子都死的不清不楚,而崇禎一心要借助的勛親人家,就是眼前這位李娘娘的後人武清伯的家族了。

惟功能主動提出報效銀子,在皇室眼中簡直就是勛臣中的異類,由此也大獲皇室的歡心,至於勛戚會不會議論,抱著皇室的大腿,惟功才懶得理會。

倒是此時萬歷突然問著涉及朝政的話題,惟功感覺十分意外,只得斟酌著答道:“臣聽說內閣不大贊同……張先生最近在清理刑獄之事,赦免之事,似乎與法理有悖,所以張先生反對此事。”

李太後點頭道:“張先生已經有密揭送進來了,刑獄有常,雖然有慈心,也不能敗壞國家法度。他這麽說,只能依他了。”

有關赦免死囚人犯之事,其實太後已經和內閣扯了幾次皮。很明顯,太後非常信佛,放生蛇龜之類已經不大過癮,頗想救一些人命來積攢功德。

這事兒要是在張居正和高拱之前,多半是小事,內閣不會認真頂牛的,徐閣老和嚴閣老都是和稀泥的高手,區區幾個死囚,犯不著得罪太後。

但張居正最近的工作重點就在清理刑獄上,不準妄殺妄判,要提高司法機關的辦事效率的同時,也杜絕冤獄。同時,也是要盡可能尊重法律精神。

這在明朝是很難得,而毫無疑問,這種拒紙的態度會令太後心生不悅。

萬歷冷笑一聲,道:“娘娘千壽赦幾個囚犯算什麽,前朝都有故事的麽,偏張先生就這麽固執,硬頂著不辦。”

“你不必多說了。”太後制止他道:“雖然吾心中不悅,但張先生還是有道理的。”

萬歷又轉向張惟功,問道:“你怎麽看這件事?”

惟功無奈,只得答道:“太後要赦是慈心,張先生要殺是講法度,臣年幼,不知其可。”

“滑頭!”

萬歷和太後都是熟知史事的,當即大笑起來同,便是潞王也莞爾一笑。

這個答復,是當年明太祖和皇太子朱標關於殺人之事的爭執,太子要饒,太祖要殺,於是問大臣茹太素,太素的回答,便是惟功現在所說。

一時陰雲散去,皇帝和潞王一並陪太後吃飯,張惟功卻是沒資格上前的,只能在一邊站班。

待皇帝吃畢後,向太後辭行,潞王因笑著對張惟功道:“聽說你請假去看俞大猷俞帥,怎麽樣,看到沒有?”

“還未曾得見。”

“見著了,得空講與我聽聽,我對他也很好奇。”

“是,臣遵殿下令旨。”

出門之後,萬歷陰沉著臉上輿,問惟功道:“他怎麽知道你要見俞大猷?”

這兩年多來,皇帝和潞王的關系已經日趨緊張,原因則很簡單,潞王是他身後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太後多次將皇帝罰跪,甚至一怒之下曾經有說起過要廢皇帝立潞王的話,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影響還是造出來了。

惟功安然道:“臣請假了啊……請假當然要和襄城伯說明理由,消息自然就傳開了。”

“哦,原來如此。”萬歷知道自己想左了,抱歉的對惟功笑笑,很體貼的道:“你餓了是不是?”

“臣侍皇上左右,不敢言餓。”

“哈哈,不敢言還是言了,你食量大,今日在宮中吃吧,替你家裏省一頓嚼谷。”

“臣謝恩。”

皇帝每天的夥食費是三百多兩銀子,一個月一萬掛零,一年十來萬,皇太後亦是相當,或是有皇後,則減半,後妃,再減,但委屈了誰也不能委屈皇帝,只是溫火膳做出來味道不好,皇帝很少叫禦膳房的夥食,多半是到太後那裏開小灶。

到得乾清宮,惟功卻不嫌棄,坐下來大快朵頤,他狼吞虎咽的吃法萬歷見了多次了,但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

見惟功將一整條羊腿輕松下肚,萬歷萬分羨慕的道:“真不知道你這肚皮是怎麽回事,吾就難得有吃飯香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