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賜金(第2/2頁)

“當然是慈聖太後,仁聖太後不管事兒!”

小內使頂了一句,又道:“趕緊的吧,太後娘娘急召,誰敢耽擱!”

慈聖太後便是萬歷的生母李娘娘,仁聖太後是隆慶皇帝的正宮皇後,兩宮太後並尊,當然,管事的肯定是皇帝的生母李太後。

現在的宮中,確實是太後比皇帝大的多,宮中畏懼的都是太後,從這個小內使的話中,便是能聽出一二。

惟功也不敢怠慢,答應一聲,便是跟隨而去。

從半路上再折回慈聖宮,路途是夠遙遠的,怪不得這個內使跑的滿頭大汗,足足又走了一刻鐘功夫之後,才又到得慈聖宮前。

因為有人帶路,守備的太監也知道這是皇太後召見的外臣,太後居於深宮,沒有極特殊的情況是不能見外臣的,不過看到惟功是個小孩兒時,眾太監這才釋然,只是用好奇的眼神上下打量著。

到正殿之中,被帶到正中地方,惟功也不敢看,直直跪下,悶聲叩頭行禮。

“起來吧。”

一個婦人的聲音響起,惟功這才起身,微微擡頭,往前看去。

慈聖宮的布置和乾清宮及文華殿都不同,正中沒有龍椅或金台,只是擺放著長條貢桌,上頭放置著景泰藍的五貢,下頭正中放著一張椅子,兩側是懸掛著的字畫一類的事物,不似乾清宮那麽刻板,但也不大像是尋常的婦人所居住的地方。

再看人,青綠色的襦服襖群,沒有什麽金光閃閃的飾物,人顯的極年輕,妝容素淡,但看得出來年輕時也是容顏上佳的美人,而在此時變化亦不太大,看著不過三十許人,連風韻猶存這詞兒都用不大上。

“好孩子,一直想見見你,今日到底把你叫來了。”

看到惟功擡了擡眼又垂下頭去,一副知禮的模樣,李太後眼中閃過慈愛的光芒,連聲道:“近前一些,不要學外臣那般拘謹模樣,你還小,又是勛臣之後,這麽外道做什麽!”

說起來大明對勛臣的信任有時候還在太監之上,特別是距離不遠的嘉靖年間,勛戚和普通大臣不同,那是真正的“自己人”,文武大臣能改朝換代,勛臣怎麽改?改了新朝國公又不會變皇帝,所以皇家對勛臣們高看一眼,也自有其道理。

這麽一說,惟功只能緩步上前,到底又往前走了幾步,距離太後三四步時,這才停下。

“嗯,長得不錯,眉清目秀的,哪像人說的是山裏出來的野小子……”

太後有點失言了,不過更是拉近了和惟功的距離。

“太後娘娘誇贊,微臣愧不敢當……”

“當得,你不知道,皇帝每常也誇贊你,說你人小而穩重,又有本事,不論騎、射,都是一等好手,皇帝常納悶,為什麽你比他小幾歲,本事卻不小呢。”

惟功聽的汗顏,訥訥道:“皇上的誇贊,臣就更加不敢當了。”

“當得的。”太後微微點頭,臉上笑容淡淡的,語氣也是鄭重起來:“你小小年紀,頗知進退,特別是今日兄弟之事上,更令人刮目相看。皇帝身邊有你這樣的臣子陪侍,叫人放心多了呢。”

惟功這才明白過來,太後今日的召見,原來是為了今日之事的酬功!

“潞王,你將賜物遞給他。”

“是,娘娘。”

在太後身邊一直侍立著一個十歲左右的童子,穿著四團龍袍,戴翼善冠,惟功早就知道這個小童的身份,只是在太後跟前,無法行禮,所以只能裝作不曾看到。

此時得了太後的身份,潞王親自提著一個錦囊,送到張惟功身前。

“臣多謝潞王殿下。”

惟功深深一躬身後,這才將錦囊接下。

見他接下,李太後便笑道:“我可沒有張先生那般風雅,就賜你一袋金瓜子,想買什麽,只管拿去使吧。”

小小錦囊,份量極輕,惟功偷眼看了一下,裏頭大約有二三十枚金瓜,這是內廷的銀作局打造的,十分精巧漂亮,不過重量麽……大約是不到五兩黃金。

這麽一點金子,皇太後卻是鄭重其事的拿出來賞人,還一副厚賜的模樣……還真不是一般的小氣啊。

賞賜雖薄,惟功卻不敢怠慢,深深躬下身去,謝過聖恩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