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寶刀(第2/2頁)

哪怕是邊軍的制式兵器,也是見識過了。

但不論是哪一種,都遠遠不能和眼前這一柄寶刀相比!整個刀身,好象是流水般轉動著,刀鋒之處,閃爍著耀眼的寒光,整個刀身渾如一體,刀身如寶劍般細長,一直到刀頭部份,才有一個不起轉的彎曲轉折。

這種刀,和唐朝橫刀式樣相似,也象倭刀,比起明朝邊軍慣用的腰刀,柳葉刀,更加講究做工,這樣的刀必須用含碳量很低的好鋼,精心打制,否則的話,過於細長鋒銳,稍不小心,就會折斷。

“惟功,希望你將來也能佩帶上這一柄寶刀。”

“七叔,我也能麽?”

“當然能了。”張元芳哈哈大笑,解釋道:“皇帝的安全,皇城和禁城是靠禁軍三衛,而日常行止,內廷有太監持銅頭拂塵護衛,一旦出臨外朝,錦衣衛掌衛事指揮需在殿中提調警備,錦衣衛的力士在殿內外,大漢將軍在殿外護衛,皇帝出臨西苑,南城,則旗手衛的散手仗也相隨,負責外圍。不過麽,不論在宮中外朝還是在皇帝出外時,我們府軍前衛的帶刀官才是真正的護衛,一旦有警,我們這些帶刀官就要負起保衛皇帝的責任!府軍前衛一共有四十名帶刀官,不出意外的話,你將來可以承襲此職。”

張元芳解釋的時候,惟功只是默默聽著,感覺著大明皇朝在保衛上頭的種種心思,心中十分感慨。

錦衣衛在內,旗手衛在外,府軍前衛的一般官兵更在外,而錦衣衛之內,又有少量的府軍前衛軍官為帶刀官,成為太監之外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時有防備錦衣衛和扼制太監的兩種作用。

怪不得明朝近三百年天下,除了太上皇英宗皇帝復辟時有過宮變外,近三百年間,風平浪靜,哪怕是幼主臨朝,也是平安無事。

“呃……”張元芳和妻子成婚十余年沒有子嗣,這一直是塊心病,今過繼了惟功,相處雖然很短,但惟功給他的印象很好,張溶等人看到的是野性,而他看到的卻是此子不屈不撓,不忘舊情的性情,這可比什麽都要緊。心情很好的他忍不住多飲了幾杯,現在已經是臉紅過耳,陶陶然若醉,打了一個酒嗝,張元芳笑道:“惟功你將來最少也是一個三品前程,在禦前為帶刀官,好生做,一定會比我強……”

醉醺醺的張元芳進內屋睡著去了,七嬸埋怨著,卻也是對七叔的話表示贊成。惟功原本該著有一個國公的爵位,現在無望了,將來好好做,成為武職一品,也算不壞的前程了。

“難道這就是我將來的道路?”

回到房間之後,惟功看著房間內的一切,心中感覺一陣迷惘。

“報仇肯定是第一位的,今天看來,朱喜等府中的武教頭只是一般,怪不得教出春哥兒這種徒弟出來,自己就算是拼了命的去學,恐怕此生想憑一己之力報仇也是難了。若是出仕做官,無非也就是禦前的高級保鏢,沒有特別的表現的話,這一生能有什麽權勢?明朝中後期,一直到亡國之前,武將都沒有什麽地位,歷史上留下大名的全是文臣大吏,武將就算留名的,多半也是吳三桂之類的漢奸之流。戚繼光和李成梁,算是大明武官最後的輝煌和高峰,而自己想要對付的,卻正是在萬歷朝久盛不衰,最終獲得封爵的李成梁和他的部下!這可能麽……”

不論是報仇,或是為官,惟功對剛剛七叔七嬸給出的道路都不是很喜歡。

終其一身背著一柄寶刀,在天子駕前做一個活動的人偶,雖然看似風光,也足以向後人誇耀,但惟功想要的,絕不止是這些。

除了報仇之外,他也想要更多!

老天給他一次重活的機會,給他現在的家世和一切,他有機會和信心,活的更加精采一些!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這話雖然狂妄,卻也是張惟功現在心理的真實寫照。如果有人知道,一個七歲不到的小孩子卻是已經立下這等志願,怕也會驚的說不出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