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兵臨城下(第2/2頁)

鎮守豐州的是老將何灌,自宣和年間充任供備庫使,知豐州,一晃已經二十余年時光過去,此人性格堅毅,當年童貫在陜西河東兩路等若一方諸候,無人不仰其鼻息,唯有此人以對方是一閹人的身份,見而不拜,而當時的折家家主是大名鼎鼎的折可適,便是童貫也得罪不起,何灌如此作派,童貫也只是長嘆而去,不敢刁難。

此時他已年逾花甲,精力體力大不如前,惟有雙眼仍然炯炯有神,雙手扶劍,站在城樓下方遠眺宋軍大陣,半響過後,方才撫須笑道:“不錯,二十年前的折家軍,也不過如此。”

這番話聽在姚端耳中,只怕還要反駁一下,在城樓諸將耳中,卻是頂尖的誇贊了。折可適以八千折家軍大破夏軍十萬,固然是主將英雄了得,其麾下士卒又豈是等閑?何灌手中多半是折家老人,都曾在折可適麾下從征與役,初時聽得這何灌如何誇贊,各人尚且不服,待宋軍再逼近一些,感受到對方令行禁軍陣勢森嚴,而且各人都是沙場老將,眼前這支軍隊歷經血戰的氣質,卻是瞞騙不了人,離遠了還好,稍近一些,那股沙場久戰所形成的肅殺之氣直逼過來,卻教城頭諸人只覺得寒氣襲人,分外凜洌。

何灌是少數幾個知道內情的人,大宋皇帝也好,樞府也好,反正派了人正在麟州與折可求談判,目前的勢態和從折可求的應對來看,對逼殺過來的宋軍並不怎麽放在心上,顯然是投降有期,他當初隨著折可求投降,是因為手底下的士兵都是人家的人,自己家人也落入敵手,迫不得已,此時宋廷不計較當日事,反而又來招降,心裏自然是一千一百個願意。

心裏正是愜意,一個少壯派的軍官不知好歹,上前來叉手問道:“將軍,敵人勢頭逼人,不如開城先殺上一陣,壓壓對方的威風也好。”

何灌將眼一瞪,斥道:“城頭城裏就兩千來兵,人家一萬多人,步陣前頭還有兩千多騎兵掠陣,你帶多少人出城,怎麽打?”

那將軍囁嚅道:“那也不能就這麽看著人家在咱們城頭下安營紮寨?”

“不看著又如何?”何灌坐等投降,哪欲生事,見眾人不敢再說話,還兀自不饒,又頓腳罵道:“昏聵,如何處置自有麟州來人決定,你們都給我老實呆著,沒有我的將令,不準生事!”

其實他雖然是從投降的角度出發,眼前的這支軍隊,也確實是豐州城內兩千不到的軍力可以抵敵的。

近萬步卒,兩千多的騎兵,豐州城又是三州城池中最狹小偏窄的,自保尚有問題,更別提出城邀擊了。

向晚時分,天空中原本通紅的太陽四周,漸次被一抹抹厚重的黑雲籠罩,瞬息之間,風起雲湧,天色大變,待真正到得掌燈時分時,天空中先下飄下稀稀疏疏的小雪,然後便是成片的鵝毛大雪,一個時辰功夫不到,方圓數裏的宋軍營帳頂上,已經是積雪成片。

姚端氣的臉色鐵青,麟豐府三州還是在後世的陜西和山西北部,靠近內蒙,一近冬日就寒冷無比,而此時不過是秋冬之交,卻已經開始下這麽大雪,卻是他始料不及。

好在糧食帶的早,冬衣卻是已經下發,河東天冷,圍攻太原可能曠日持久,別的可以耽誤,將士冬衣可萬萬不能耽擱,是以自平陽動身,沿途補給上來,早就換過,若是不然,只怕不能城中動手,就得先行退兵了。

饒是如此,這場大雪仍然給宋軍帶來極大的麻煩,積雪不斷壓迫著宋軍的營帳,天寒地凍,卻不停的得用人掃清帳頂的積雪,若不然只怕天亮起亮,所有的帳篷都被壓跨了。而大雪不停,寒風直入帳中,雖然棉被冬衣俱全,還盡量尋些木頭生起火來,過萬人的營帳中,仍然是哆嗦不斷,咬牙打噴嚏之聲,不絕於耳。

“變數啊,這他娘的可怎麽好!”

姚端巡行至半夜,好容易大雪漸漸下的小了,他這才略略放心,幾個親兵前後簇擁,手舉火把,踩著已經一腳多深的積雪,回到自己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