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2頁)

兩位樞密說完,宰相並各部大臣,亦都上前說話,一致請求,讓趙桓給嶽飛處分。

趙桓卻是料不到事情會演變至此。

以他之見,嶽飛得罪的是他這個皇帝,而自己的詔命拒絕之後,又加以訓斥,卻又顯的寬仁,諸臣必定無話可說。

怎料宋朝文官對武臣的防範和敵視心理,竟是如此強烈。皇帝固然駁回,他們竟還是不依不饒,一定要加以處分,方才甘心。

“朕意如此,卿等不必再說。”趙桓忍耐半響,終於發作。

他面色鐵青,向著群臣道:“嶽飛固然不是,然則朕知道他一片忠枕,況且荊湖亂起,朕已決定讓嶽飛前去平亂。此事樞密亦是沒有異議,前方將士用命,怎可處置主帥,令三軍失望。”

若是換了別事,趙桓如此發作,必定已經將群臣震攝,沒有人再敢上前。怎奈此事在這些文官心中,卻比什麽三司改制要重要過一百倍,而這朝會中又都是升朝官,俱都是趙桓信任和重用的要官,宰相與樞密意見俱是相同,其余各官亦是上前,爭先恐後,仍然喋喋不休。

趙桓面露苦笑,只覺得亂蜂蟄頭一般,當真是苦惱之極。

宋朝的傳統,是絕對不以言語罪人,趙桓雖然陰招頻出,使得群臣忌憚,但是傳統的力量驚人,今日朝會鬧成如此,沒準也是這幫大臣壓抑久了,借著這個名頭,同心協力,一起同這個鐵碗皇帝別別苗頭。

見趙桓只是不理,趙鼎向來以剛直和脾氣暴烈聞名,當即不假思索,又向皇帝道:“陛下,當日東京失陷,陛下諸子失陷軍中,不可查察,今陛下又無子嗣,康王亦薨,若是對嶽飛不加懲處,不論大臣小臣,皆可議論陛下家事,陛下以後將如何自處?”

他說的順嘴,又接著道:“陛下勵精圖治,原是好的。然則朱皇後亡沒於亂軍之中,其余諸妃亦都不存,今陛下安頓有時,也該選取鄖舊人家女子,重新冊立皇後、後妃,縱是一時半會並無子嗣,也可以稍絕人口。今陛下後宮雖然並不乏人伺候,卻無名目,怎能使天下人敬服耶?”

趙鼎只顧順著自己意思去說,卻是不曾看見,趙桓臉色難看,面部陰雲大作,眼看就要發作。

張浚早知不對,雖然他與趙鼎向來有著歧見,兩個人也全無交情,甚至交惡,但是當著此事,他敬服對方敢言,看到趙桓臉色不對,只得連聲咳嗽,想要打斷趙鼎說話。

趙鼎說的正自開心,聽他咳聲大作,卻是斜了張浚一眼,以示鄙夷。

張浚心中怒火大盛,再也顧不得什麽大臣之風,斜身一步,表示不與此人共進退。

不但他覺得過份,在場諸臣,亦是覺得趙鼎太過逾越。

靖康之變,雖然是群臣百姓的傷心事,而首當其沖者,卻是趙桓。

被逼向金人下跪,父子稱臣被廢,皇帝之尊,囚於北國蠻荒之地。除此之外,自己的結發妻子害怕被辱,自盡身亡,而其余嬪妃也星散零落,要麽死於溝渠,要麽被金人掠去為妾。而城破之時,幾個子女也離散不知去向,其中滋味,又豈是外人能夠了然。

正因如此,趙桓回來後不肯改號,也不再冊立皇後和後妃,諸臣心中都是了解,趙鼎因著嶽飛一事,直揭皇帝瘡疤,委實是過了一些。

趙桓到沒有眾臣猜度的那麽淒慘的心理活動,只是被這夥大臣抱起團來當眾頂撞,萬分不爽而已。

好在他也知道宋朝風氣如此,若不是有蔡京二十年的破壞,只怕比現在還要強硬直率許多。

忍了又忍,終於回過臉色,向眾臣道:“諸卿既然如此堅持,那麽就給嶽飛一個小小處分,然則荊湖招討一職,不能換過他人,只需讓旁人知道,不可如此輕率,便也是了。”

他剛剛還是臉上濃雲密布,此時竟又是俯允眾人所請。

各人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打的是什麽樣的算盤。

趙桓允了此事,心中倒也沒有什麽挫折感。

嶽飛也確實需要稍加敲打,或者各人的想法,並無錯處。

況且,他們在這種事上與他爭執並無關大局,只要政事不多加阻撓,便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