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2頁)

長安宮室,只有原本東京城的十分之一大小,因著要迎太後來此,趙桓痛下決心,將宮室附近的幾百戶人家遷走,擴大宮室,雖然如此,也只有當日東京宮室的一小半大,甚至比趙構經營一年不到的臨安宮室也遠遠不如。

待百官退盡,趙桓奉著孟後入得後宮,見孟後坐在轎中,不住看向兩邊。

雖然也是繁花似綿,宮墻碧綠,到底格局稍小,不過片刻功夫,便已到得孟後居處。

各人依次坐下,房裏一時寂靜,竟是隱隱約約,聽到宮外市集的叫賣聲。

趙桓大感尷尬,開口道:“國家艱難,宮室格局也太狹小,原本想著借太後來的由頭,好生整治一番,卻偏生荊湖出事,金兵犯境,國用不足,竟是籌措不出。”

孟後含笑舉手,雖然臉部疲憊難掩,卻也是看的出心情轉好,見趙桓如此一說,卻又將笑容斂去,只道:“我在臨安時,常聽人說官家為了省錢,宮室也不加修葺,你九弟說你沒有帝王體統,我到以為,官家以百姓為重,倒是有當年唐太宗以百姓為水,知道水能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東京未復,戰亂不休,天下百姓不堪其苦,以我看來,現下的宮室格局,都屬過份了。”

這老人家能如此深明大義,趙桓到著實意外。

楞了一下,又道:“究竟是距離鬧市太近,只怕吵鬧。”

孟後含笑道:“鬧市近些才好,久在深宮,吸不到一點人間活氣,便是好了?我宋室一向寬仁,做官家的也並沒有象前朝那樣深居九重,你九弟也常出宮去,你父皇更是如此。咱們現在居處,就是叫些頑意小吃,也很便當,有什麽不好。”

見趙桓還要說話,她輕輕擺手,面帶倦意,只道:“官家去忙罷,聽說前方軍務也很緊急,加上荊湖路的事,官家也很發愁,不要在我這老婆子身上太費精力才是。”

如果說適才趙桓還是敷衍,此時卻很是感動,忍不住深深躬身,答道:“是,那麽兒臣去了。”

說罷,又吩咐了太後左右宮人幾句,便自己倒退退出。

他甫一出門,便有一直等候在外的近從官員,捧著大量的文書軍報,簇擁上前,等候他的處斷。

趙桓看著厚厚一摞文書,皺眉搖頭。

他又不是朱元璋,勤勞到變態的地步,只是很多事情做起來平常,卻是暗含將來的變局,非他自己不能為。

況且,眼下的宰相們雖然都是方正君子,也有才幹,不過說要倚為腹心,分散自己權力交付由人,卻也不能做到。

他長嘆口氣,原是要回自己辦事的偏殿,卻突然想起一事,揮手道:“先送到我案上,一會再說。”

待眾人退下,他便只帶著幾個從人,沿著朱欄遊廊,一路到得後園。

此時天將向晚,一捧紅日斜斜掛在遠方,園內又經擴大,芳草成片綠樹成蔭,更有繁花似綿,點綴其間,原本的小小池塘經過整治,也是婉若玉帶,盤旋環繞,再加上珍禽異獸遊弋於草間林中,卻是令人心曠神怡。

趙桓每到此處,燕坐安然,便覺得心神一松,悠然自得。

每每聽人說起東京宮中的禦園規模,比之此處更是百倍之上,卻是令他明白,為什麽宋朝皇帝都是意氣全消。

待他坐定,自由小宦官呈上涼茶,又有人在旁揮扇消暑,更加愜意。

趙桓稍歇片刻,便令道:“讓薛強過來。”

薛強雖然已經做到統制,卻仍然份屬殿前班直,今日皇帝命他前往襄陽,更使他覺得會被召見,因此便仍在宮中等候,待趙桓一傳,便即刻來到。

因為已經外派為官,薛強也不如在宮中做衛士時那般隨意,見得趙桓,便跪下行禮。

趙桓面色輕松,見薛強跪估在自己身前,竟是大笑,身體微微前傾,親手將他拉起,道:“好小子,真是出息的緊了。”

見薛強站在自己身前,很是木訥,趙桓拿他打趣,又道:“你在朕身邊多年,一向能說會道,怎麽今日如此寡言,難道不舍離朕身邊?這卻難了,當日我就曾說過,你心靈手巧不以男兒,不如凈身到朕身邊侍候,難道果真要如此?”

薛強原本當真有不舍離開的意思,此時被他一打趣,卻是嚇了一跳,只道:“臣絕無此意,請陛下慎言。”

趙桓想起當日事,忍不住哈哈大笑。

薛強看他神情,卻是欲言又止。

當日趙桓拿他打趣,他說趙桓不象人君,而今日皇帝又拿他打趣,這“不似人君”的話,他卻再也說不出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