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東朝房(第2/2頁)

至於正陽門和錦衣衛附近的百姓則是四散奔亡,雪霽初晴時,卻是滿街拖兒攜女的逃難者,號哭之聲連大內也聽得到,大明自立國近百年來,頭一次有此淒慘之事,便是鐵石心腸,聞此聲者亦是不禁潸然淚下。

“唉,吾土吾民”

深宮殿中,皇帝不時的到殿階上注目遠眺。但除了長安街上成群結隊的韃官之外,唯見長安左門升起的白色濃煙,還有大內到處狼狽奔走的人群,除此,就什麽也見不著了。

“皇帝也不必太憂急。”孫太後此時也被奉迎到了乾清宮,宮中還精選了一隊甲士在隆宗門和景運門外待命。一旦事情不妙,立刻入內護衛太後並皇帝、皇後、皇太子一起出逃。好在,事情發展並沒有到這一步,也算不幸中的萬幸。見皇帝面有戚色,太後勸慰他道:“內裏安靜,外有賢臣,就算偶爾有小困,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

皇帝仍很痛苦,搖頭道:“洪武、永樂、仁宣這近百年間,國家安靜無事。偏在我的手裏有土木之變,今又有賊子硬闖宮門,我之失德,看來連上天也厭棄了。”

皇帝自復位之後,也算勤政,但女色也沒耽擱下,兩相交迫,身體比在南宮時還差了。三十多歲的人,頭上白發也已經不少,此時面露悲苦之色,愈發顯老。

皇太後心有不安,斥責他道:“皇帝不要失言”

“哦,哦,兒子知道了”剛才確實是很嚴重的失言,好在,是在深宮之內,四周又都是心腹太監和自己家人,皇太子是被叫醒的,臉上還是一臉的懵懂之色,皇帝左看右看,並沒有什麽礙眼的人,這才放下心來。

“當務之急,是要平亂。”皇太後靜靜地道:“皇帝不要慌亂,不過是件小事,無謂自己亂了陣腳。”

她倒當真是輔佐過宣宗皇帝的,外頭殺聲震天,又多是蒙古韃官,其兇暴悍厲宮中人一想起來就打擺子一樣的害怕,就是皇帝也慌了神,此時倒是她不忙不亂的,足見心中如巨石一般,任你驚濤巨浪,我自巍然不動。

“是,兒子已經叫人想辦法了,有什麽條陳,立刻奏上。”皇帝確實不是應急變的人才,也沒想到什麽主張措施,當務之急,在他而言只是第一要守得住宮門,第二要有辦法帶著一家老小逃出宮去,不能落入敵手。

至於別的,暫且還真的想不到什麽。

“唉”皇太後自然是大為不滿,但也是一介女流,一時間想不到什麽辦法。

“對了”她問道:“錦衣衛的張佳木有什麽消息沒有?”

張佳木的消息剛剛蔣安已經帶了進來,所以皇帝愁眉苦臉的說了,說完之後,還重重拍膝,嘆道:“他怕是自己難保自己了,不然的話,有他在,吾也要放心不少。”

“這孩子不象是福薄的。”太後心事很重的樣子,道:“再等一會兒看吧,會有消息送進來的。”

……

皇宮之內如此,長安街上卻是混亂依舊。

曹欽帶著幾百甲士由西至東,再一次於長安街上疾馳而過。這一次,又是到了東朝房外。

東朝房內人並不多,只有李賢和幾個文官在。兵部待郎馬昂奉命給孫鏜監軍,亂事一起,孫鏜便到東朝房叫走了他,當時亦叫李賢走避,李賢略作思索,覺得走避並不算急君父之難,城中亂兵甚多,逃走路上叫人殺死,千百年後都是丟臉之極的事,所以一動不如一靜,不如在東朝房靜觀待變較為穩妥。

等他知道曹欽殺了寇深,感覺有危險之時,想走,卻也晚了。

一隊甲士將他與吏部尚書王翺一並擒出,曹欽一見二人,便是獰笑道:“今日之變,並非為一已之私,實有曲衷與絕大秘辛所致,兩君請稍坐,待我將原由一一道來”

李賢與王翺都是通達之輩,當下也不與一臉殺氣的曹欽爭執,甚至還都是點頭微笑,李賢答道:“有什麽苦衷,不妨盡訴,學生可以代為草疏一封,奏上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