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等不得(第2/2頁)

果然,陳逵一過來,便先向著任怨笑道:“任大人,我在家裏,一聽說事情出來,也沒去請示都堂大人,自己就這麽過來了。瞧,這都是我的心腹部下,最少也有總旗的身份,帶這麽一夥人去接幼軍,指揮入城,估摸著,能幫大人一點兒小忙了。”

他說的雖然很是客氣,但所能幫的何止是“一點小忙”?

陳逵原本就是以都督同知的身份充幼軍副將,接著被張佳木保舉去了延綏,在那裏屢建大功,斬首無算。因此和主將一起封爵,主將為侯爵,陳逵也封了伯,在大明,能封侯伯世襲,就算是與國同休的權貴勛戚,此生無憂,子孫後代也再無憂患可言了。身為武臣者,不管心氣多高,能博一個封爵給子孫,這一生也就不枉了。

此時封爵還算容易,雖不比開國時候,但武官憑著戰功資歷,仍可大拜。到得十幾二十年後,文臣徹底掌握朝綱,武官進爵之路被徹底堵死,文官掌軍,視武將為奴,則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也就不問可知,不必再提起了。

陳逵已經封伯,就算是張佳木賞識他,再進一步到侯爵也就了不得了。按理來說,他在幼軍時間不長,又是紮紮實實立的軍功,最近還有風聲,皇帝對他也很激賞,有意派他到福建或是湖廣佩帶將軍印任總兵官,這也是武臣奮鬥一生的最光彩的結局,可現在這麽一過來,那可真就是把身家性命也博上,勝也不過就是如此,敗了,可就是一切皆休。

幹系如此之大,陳逵的身份也特殊,便是張佳木也沒想著用這個屬下,成本的收益實在是不成正比,沒有必要。

誰料陳逵自己就這麽帶人趕了來,他的這些伴當部下,都是軍中將校,在邊境征戰廝殺過的好漢子,其中有十來人也是陳逵曾經帶到過幼軍為將校的,這一次在延綏立下軍功,更添豪勇矯健之氣,到得幼軍中,更是駕輕就熟,一切都不必多說,必定是順當的很了。

“好的很,真好”任怨雖無捷才,但並不是笨伯,當下便喜的抓耳撓腮,過了一小會兒,便下令將備好的兵符印信等物交給陳逵,口中只道:“伯爺,憑著這個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是了”陳逵接了過來,略看一看,便笑道:“雖然沒它也成,可有了,辦起事來也方便了許多。”

說罷,他便皺著眉道:“怎麽如此孟浪,天如此冷,又在下雪,燒了百姓屋子,叫他們怎麽處?”

“唉”提起這個,任怨自然又是一腦門的官司,因將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遍,此時事情緊急,只能言簡意賅,叫陳逵略微知道是怎麽回事就得了。

“如此說來。”陳逵笑道:“倒不能怪緹騎的。”他又笑了一笑,說道:“邊將征戰時,常有過激之舉,所以聖人才說兵者是兇器,要不得已而用之。適才如此廝殺兇險時,誰還顧得了留手,想著善後?”

“說的是了。”任怨心裏也好受一些,不過,他看著眼前情形,還是有點愁眉苦臉,只道:“可現在怎麽辦?”

“好辦的很啊。”陳逵好歹也是做過副總兵的人,一切事誼都爛熟於心,當下只是笑道:“這有什麽為難的?起火雖然難救,不過在下雪呢,不必管它,明早也就把什麽都給掩了,在四周下令拆一些民居,隔斷火路就成了。”

“妙啊”任怨撓了撓頭,笑道:“我怎麽沒想到?”

“經歷事多了,就知道了。”陳逵拱了拱手,笑道:“我可得去了,正陽門守將倒正好是我的部下,出城也方便,我早些去早些回,這裏已經耽擱不短時間了吧?原本我過來時,以為你們必定已經派人出門了,誰料還遇得上”

這麽一說,任怨大覺慚愧,一時呐呐無言。

卻聽陳逵邊走邊行,又道:“百姓哭鬧,許他們一些銀子就是,衛中現在有錢的很,不必在乎。至於關帝廟那裏,九將軍早些去料理清楚,這種事,等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