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人情(第2/2頁)

共有三百多人犯例當罰,多半只是口頭警告,還有百多人被判禁閉,其余的打皮鞭或是軍棍,打完之後再加以禁閉。

執行的軍法官把皮鞭抽的山響,軍棍打在人身上,則只是一種咚咚的悶響聲。

所有的幼軍成員都集於校場之上,人人都是面色如土,不過就算是被判打四十軍棍的也是挺直了胸膛,一個個排列受刑,卻是意氣昂揚。

不管怎麽樣,今晚張佳木的判罰卻是助長了幼軍的傲氣,也使得幼軍上下團結一心,今晚是世家子弟替寒門子弟爭一個公道,雖然受刑的有不少寒門子弟,但世家子弟卻比寒門子弟更多,可能是他們膽子也更大一些吧。

無論如何,這一通打反而使得軍心大振,那些站著看眾人受刑的人也是越看腰板越挺,也有不少人在心中極為後悔,要是知道也就是這樣,剛剛也就沒有必要往後縮了。

“不看了。”略微看了一會,擺了擺樣子,張佳木便暗中從將台上下來,帶著眾人自到官廳之中,等他坐定之後,便向著眾人道:“軍心看起來還算振奮,不過,我答應人的話如果辦不到,只怕這個提督就當不下去了。”

此話別人也無法接,各人只是默然不語。倒是程森地位超然一些,因此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末將覺得此事不妨稟報給皇上和太子知道,想來皇上和太子都會有所區處的。”

說是皇帝和太子都會有所區處,不過這件事可能最上火的應該是太子吧。不管怎麽樣,太子在幼軍裏投入的心血也不少。其實每位皇帝在沒有登基之前都是一樣的,當年宣德皇帝的幼軍,還有當今皇帝的幼軍都有很多得力的人才,而在皇帝成長即位之後,當年幼軍中人有不少都超速提拔,被當初的太子,後來的皇帝倚為柱石,現在的這些幼軍雖然實際掌握在張佳木手中,但張佳木亦是太子的心腹愛將,將來太子即位之後,幼軍和張佳木自然也就是太子掌握實權的得力臂助。

政治就是這樣,不是說你是皇帝就有實權,有時候,新君受制於老臣也不是什麽新聞了。太子一即位就有一群人,恐怕也就是當初成祖皇帝為宣德皇帝成立幼軍的重要原因了。

“不過,為什麽這麽擔心呢?”張佳木思索著程森的話,腦子裏卻是如電光火石一般,突然一亮。

成祖皇帝英毅果決,當初的皇太子雖然形態臃腫,不良於行,可能是患有一些肥胖導致的疾病,比如中風一類,但皇太子輔助成祖多年,在成祖為燕王起兵之時,後方的政務後勤都是在皇太子手中,後來南軍北上,一直打到當時的北平城下,是皇太子召集後備的軍隊和城中的民眾抵抗南兵,血戰數月,北平城幾次差點被攻打陷落,但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仁宗皇帝為人仁德,善於馭眾,能讓城中的文武官員和百姓出盡全力,所以盡管南兵占盡優勢,後來卻仍然攻不下城,結果燕王,亦就是成祖皇帝引兵回救,大敗南兵。

成祖能得國,這一役也極為重要。因為靖難之役打了四年,後來是繞過山東和江北,一直偷偷到江南,趁著南京空虛人心不穩的良機,等於是偷了城下來。如果繼續在正面對戰打下去,恐怕以當時燕王的力量是遲早要敗亡的吧。

正因為如此,盡算漢王和趙王都是成祖愛子,也是馬上征戰的猛將,但兩個藩王先後奪嫡都失敗了。而成祖盡管非常不喜歡皇太子,還是選擇讓他即位。

但讓人奇怪的事,就是同時也策立了皇太孫,也就是當今皇帝的父親,宣德皇帝。

傳言是成祖喜歡當時的太孫,認為英武類已,所以特別策立,但策立太孫的同時,皇帝還幫著太孫挑選合格而威望足夠的輔佐僚屬,而且最為吊詭的事還成立了幼軍,並且全部是為皇太孫挑選的大臣家和勛戚家的子弟,這樣,太孫手中就有足夠的實力,哪怕沒有即位,也沒有人能動搖他的勢力了。

現在一看,什麽也明白了。

但張佳木只是在想:“為什麽要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