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幼軍(第2/2頁)

這麽一想,就意興闌珊了,不過他歷史雖差,也知道大明的國運還有好久的時間,這個心暫且也不必操了,還是先顧顧自己吧。

從宮中出來之後,張佳木便又馬不停蹄,先是把逯杲首級懸於各城城門,然後搞抄沒家產的清單,審問賊人記供在案,接著移交刑部大理寺,各部堂官一起會看,逯杲這個案子,算是弄成了不可再翻的鐵案。接著就是召見錦衣衛各路諸侯,安撫的安撫,打屁股的打屁股,他剛剛搞定了逯杲,皇帝沒有任何疑問的同意了張佳木的處置,這會子就是連石亨等人也得避一避張佳木的鋒芒,錦衣衛裏更是無人敢直視張佳木之面,收權收的很順,再抄了一大筆錢出來,收權後,可掌握的收入也漲了不少。總的來說,這一段時間算是過的很順了。

……

轉眼到了三月底,天可真正暖和起來,宮墻之內,猶自紅墻綠瓦,看不出來什麽變化,但宮墻之外,卻是新綠成片,甚至是鳥語花香,一派仲春景像了。

京師內外,不少士子都換了薄衫,拿下暖帽,換了輕便的頭巾,手中持扇,更顯風流倜儻。至於普通的小民百姓,也把冬衣拿到當鋪子裏當了,再贖出春衣,一般換上穿著。

從天街由東至西,沿途都是寬闊的街道和市場,春天比起酷烈寒冷的冬天當然是個好季節,和風徐徐,春風送暖,到處都是楊柳新綠,對困苦的百姓來說,冬天時取暖困難,到了春天,就是孩子們也能走出家門到外頭玩耍,貧家小院,也能聽到久違的歡笑聲,便是再苦再累,也是能在臉上露出點笑容來。

整個京城,都是在這種愉悅的氣氛之中,在靠近城北的和熏坊瓦作胡同裏,一戶小小的院落之內,也是充滿著歡聲笑語。

這是一座四合院,雖然院門,垂花門,照壁還都是一應俱全,但都已經是殘破不堪,院子只是兩進,前院分南北屋,東西兩廂,屋子一共十來間,但是住了七八戶人家,都是貧苦百姓聚集而居,衛生環境什麽的,自然也不能講究了。至於後院,堆放著柴草等雜物,簡直沒有落腳之處,這處院落,能住在裏頭的還算家境不錯了,更窮苦的,可能只是在排水的明溝上搭起棚舍,勉強居住了。

現在北屋的石階上站滿了人,看上去似乎也是三姑六婆的多,倒也難怪,已經天光大亮,男子早就出去做事,留在院裏的,當然是一些婦人女子了。

“恭喜啊,陳大嫂,你家大郎選中了,這一下,你可是再也不必愁了。”

“是啊,聽說月月領俸,真是天恩浩蕩。”

“布也發了,鞋也發了,俺家小子還不到十歲,不然也叫他去選去。”

“哈哈,你家大郎便是十歲也選不得,得是身家清白的軍戶子弟,陳嫂子家,到底是軍戶,不然的話,也沒這麽好的事。”

眾人七嘴八舌的恭喜,北屋正中的一對母子都是掩不住的歡喜。這家人姓王,家主早就歿了,只有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當娘的守寡多年,靠著漿洗衣服把兒子拉拔到十五六,已經是壯年,但沒有關系,自然也不會勾選入軍,不入軍,就沒有糧餉可拿,外地軍戶,還可以扛活當佃戶,不然自己也會有地種,京城之中,哪能如此?又因是軍戶,不能去商鋪當學徒,於是身高體壯的兒子只能打點短工,還因為武藝過的去,幫人冒名去校閱,射箭,冒的風險也不小,抓著了,輕則一頓棍子鞭子,重則插箭遊營,甚至營官哪天不開心,砍了腦袋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