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發動(第2/2頁)

“左右不出石、曹、楊、張那幾家。”彭時雖然是有點迂夫子氣,但不是蠢人,一看有人半夜開了城門,他便怒道:“能在半夜開城的,也只有這幾家。”

有人駁他,道:“都督範廣,也有這個權。”

李賢道:“範廣正人,必不會行此事。況且,他受於大人節制,受恩深重,於大人於建儲之事都不發言,又豈能行此政變詭謀之事!”

其實當時有資格有實力政變的,於謙倒是其中一個。範廣歸他節制,京營兵受他調遣,皇帝對他無條件的信任,哪怕歷史上十七日政變時,景泰皇帝聽聞有人敲鐘集結群臣上朝,他吃了一驚,第一反應就是問:“是於謙嗎?”

在聽到是太上皇復辟之後,景泰才大為失望,連稱:“好,好好好。”

雖是連聲幾個好字,但知道自己肯定“好”不了就是了。

京衛禁軍,包括錦衣衛中,於謙也有深厚的勢力。但此人實在是太缺乏警惕心,也不願行權臣事,所以束手待斃。復辟之後,於謙也參加朝班拜賀,以示對太上皇亦無成見,但太上皇對他,又豈能無忌憚之意?

朝拜之後,於謙和大學士王文等人就被逮捕,範廣也被石亨下令逮捕,幾天之後,就全部被斬。

不是於謙,當然不出那幾個權臣貴戚,彭時的判斷,也很精當。

就這麽一小會功夫,這一隊騎士已經直奔南面而去,夜深人情,蹄聲猶為刺耳,各人聽聽動靜,判斷方向,半響過後,李賢頹然道:“沒錯,是往南宮方向。”

他又喃喃道:“先往南宮,迎太上皇大駕,接著入宮禁,奉太上皇入奉天殿,接著,就大事底定了。”

彭時道:“就是心急了些,依我來斷,以為是明晚。”

有人道:“是啊,按說,應該是明晚。後日十七,早就宣示群臣,十七日大朝會。到時候,太上皇禦殿見群臣,則大事定矣。”

李賢冷笑道:“事機緊迫,遲一夜則多一夜變故,早發動,成功的可能自然更大。”

他斷然道:“以我之見,諸位請早回,在府中靜候待變,不可外出。還有,準備朝冠朝服,明天早上,必有鐘聲,催促眾位一起早朝。”

眾人知他說的對,只是心裏忐忑不安,老實說,雖然在這裏說的嘴響,臉上也是故做鎮定,但此時此刻,不知道今夜京城裏會發生如何的劇變,而明天是否真的會敲鐘大集朝臣。

而明日奉天殿下,會不會有人被逮,被殺,亦屬未知。

眾人心情沉重,但李賢的話是正辦,於是一個個下樓而出,等出了樓時,但見天上雪花灑落,已經開始下雪了。

雪花之下,有人喃喃道:“怕就怕,不是雪滿長街,而是血染長街啊……”

……

那一隊落在李賢等人眼中的騎士,當然是深夜從西山趕回京城的張佳木和曹欽。一人雙馬,徹夜狂奔,終於在子時之前,從西山趕路回到了京城之中。

城門守將,是曹吉祥早就安排好了的,見到是他們到城門,便是立刻開城放入。

同時,有人飛騎到曹欽家中報信,曹鉉兄弟幾個,並他們在四衛軍十團營和京衛之中的廝養的死士三百余人,已經早就在曹府中等候,一等人飛騎趕到,便全副武裝,一起殺入正南坊,再到南宮之中,去迎太上皇的大駕。

暗夜之中,這一隊騎兵發出的聲響不知道驚醒了多少人家,但此時事機緊迫,已經顧不得什麽了。

飛騎趕到正南坊門前時,雪已經下的極大,燕山雪花大如席,鋪天蓋地一般抖落而下。

“是什麽!”

剛近坊門,聽到一聲暴喝,十余人從坊門裏提著燈籠出來,有人喝道:“是誰,半夜三更,縱騎入坊門,不知道王法嗎?”

“是黃二吧?”張佳木在馬上哈哈大笑,馬鞭一指,笑道:“一聽就是你這個粗嗓子,來,不要守坊門了,隨我入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