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遼東(七)

周全斌與張瑞早便知道他要充任袁崇煥的使者前往沈陽,到是左良玉等人被張偉嚇了一跳,各人皆用狐疑的眼神看著張偉,不知道這位指揮使大人打的什麽主意。

張偉笑道:“各位不必驚慌,我只不過是代督師大人前往與那皇太極商量議和的事,便是議和,督師大人也曾與朝廷報備過,此去只當是遊山玩水罷了。”

因又問左良玉身後四人,道:“各人從今日起便是我的得力臂助,且把姓名都報來,大家夥也好親近親近。”

“末將左良玉,願為大人效力!”

“末將賀人龍……”

“末將曹變蛟……”

“末將黃得功……”

“末將王廷臣……”

此五人除左良玉在史書上得以病死榻上,賀人龍被明朝自已人所殺,其余曹變蛟、王廷臣兩人隨薊遼總督洪承疇於崇禎十三年會同吳三桂等八總兵十三萬人出關援助被困綿州的祖大壽,依洪承疇的原意,是要帶領這十三萬大兵,四萬匹馬,依糧道向前穩紮穩打,誰料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上奏了崇禎皇帝,說是洪勞師費餉,逼令速戰,結果十三萬大軍因糧道被困而兵心不穩,由大同總兵王樸先逃,吳三桂緊隨其後,一夜間十三萬大軍潰不成軍,吳三桂王樸等人因逃的快,雖然僅似身免,到底是逃脫了性命。至於屬下整整五萬九千明軍被殺害於途,屍體遍布山野,那也是顧不得了。八總兵中唯有曹變蛟等三人當夜未逃,後護擁著洪承疇突圍至松山城內,待城破後兩人不肯降,被殺。

要說民族氣節,膽識大義,此兩人是明末中難得的異數。此時這二人卻都是小小的遊擊、千戶之類,張偉心中卻甚是敬慕,當下聽了這三人姓名,默然起立,先向前扶起了曹變蛟二人,然後又將左良玉賀人龍扶起,心中唯以此次來遼東能得到這些良將而暗自欣喜不已。

因時辰已晚,各人寒暄幾句,張偉便吩咐早些睡下,待天色微明,便即刻動身。

待第二天一大早,那店夥計因得了吩咐,便早早起來生火做飯,待雞叫三次,便去將張偉等人叫起,匆匆吃了早點,便騎馬向城門處而去。因得了通關文碟,到是比出關時至寧遠時省事的多,如此這般鮮衣輕騎到了城門之外,張偉回頭凝望這關外明朝第一雄城,只見數十米高的大城上依次排列著二十余門紅衣大炮,向身邊諸人油然道:“此番來遼,能見到這抗擊女真數十年的關外雄城,此行不虧!”

又向滿臉茫然的左良玉等人溫言道:“能得諸位將軍臂助,也是此番的大收獲!”

說罷哈哈一笑,在馬身上猛抽一鞭,便向綿州方向行去。此時明朝在關外不過是寧遠、綿州、松山數城,出綿州而前不遠,便是後金地界。後袁崇煥被殺,明軍欲在大淩河修城,皇太極親自統軍來攻,祖大壽堅守不降,先吃糧,後吃百姓,然後吃瘦弱軍士,三萬余人僅余一萬二千人而降,築大淩而攻,明軍再無力量,爾後便是後金攻勢如潮,直至明末,關外盡陷,僅余山海關支持危局罷了。

一路人眾人騎馬狂奔,只不過奔了半日功夫,路邊便再也不見人影。遼東經歷數十年戰火,邊民或逃入關內,或被後金擄去為農奴,早已不復當年之盛。張偉與周全斌等人見路邊田畝荒蕪,民居破敗,心裏尚兀自嗟嘆。左良玉等人世居遼東,自萬歷年興努兒哈赤興兵遼東便是兵荒馬亂,幾人見的多了,心裏卻是全無所動。各人都在心裏暗想:“這個台北指揮使大人怪異的很,孤身來遼東也罷了,現下又冒充使者前去沈陽,當真不知道他打的什麽主意。”

幾人原是遼人,若不是犯了大罪難以脫身,又怎肯隨張偉去數千裏之遙的南方,更何況台灣孤懸海外,一向是蠻荒之人盤踞的地方,幾人心裏都打的如意算盤,指望鬧餉一事風聲一過,便辭別張偉回來遼東,量他也不能強留。幾人如意算盤打的噼啪做響,卻不知道此一去之後,何時返回遼東卻由不得他們了。

一行人至下午方到了那綿州城外,張偉見各人疲憊,笑道:“大夥兒都倦了,不過今晚卻不可進城,我時間不多,在外耽擱的久了,一會咱們讓馬歇歇,喂食草料,兩個時辰後,向後金的東京城進發。”

各人聽命下馬,張瑞便指派人照料馬匹,生火烤熱攜帶的幹糧,張偉自尋了一處高崗,眺望不遠處的綿州城。那時關外的大城,城頭每隔一城堞便是一盞燈籠,故而這野地裏雖是黑漆漆不見五指,不遠處的綿州城卻是燈火燦然,綿延數裏的城墻在黑夜裏看起來如同踞地欲撲的怪獸。那賀人龍正用力撕嚼著烤熱的羊腿,見張偉凝神注目那綿州城墻,便笑道:“大人,要說雄偉堅固,綿州可比寧遠強的多了,城分內外,內城比那外城還高,城內屯積的糧食隨時補充,一定要足夠兩三年之食用。城頭上的紅衣大炮、大將軍炮、虎蹲炮無數,外城還駐有五六千蒙古精銳射手,督師大人說了,要保關寧,必須存綿州,綿州若失,則大勢去矣。大人不去見識一下,當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