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慈禧帶著大家去西安打獵(第2/6頁)

榮祿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慈禧,便請教李鴻章,李鴻章的看法跟他也是一樣的,李鴻章說:“太後有這個意思我也知道,但此事萬萬不可。如果閣下配合太後做出這樣的事情,就是大逆不道,你想想看,此事一旦發生,各國公使首先抗議,各省的封疆大臣也會集體不滿。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激起兵禍啊!再說了,太後跟皇上是母子的關系,這天倫之情在這兒,有什麽過不去的坎,你一定要好好勸說太後。”

榮祿說道:“我會盡力的。”

隨後,榮祿找到慈禧:“聽說太後想廢掉皇上,有這事嗎?”

慈禧冷漠地說:“無中生有,從來就沒有這事。”

榮祿:“沒有就最好了,太後應該知道茲事體大,牽一發而動全身。”

慈禧:“但是皇上越來越不聽話了,這個你也看到了。”

榮祿:“皇上不可以廢,但如果太後想安心一點的話,不妨為皇上選立一個太子,皇上無子,可以在宗族中挑選一個。”

慈禧沉默良久,說道:“你說的未嘗沒有道理。”

慈禧經過反復考量,最後選定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為大阿哥。慈禧本來是很討厭端郡王的,在宗室中,讓慈禧喜歡的就沒幾個。但是載漪對慈禧是有“隱功”的,在辛酉政變中他出力不少,戊戌變法中他又主動向太後告密,慈禧立他的兒子也算是一種回報吧!慈禧雖然是個權謀女人,但基本上還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她善於記仇也善於記恩。

當時溥儁十四歲,還沒有成年,立他的話肯定好控制。慈禧帶著軍機大臣,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光緒:“你覺得怎麽樣呢?”

光緒膽戰心驚地回答:“我沒有任何意見。”

慈禧:“那這事就這麽定了。”

立太子在歷朝歷代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到了清朝就不太正常了,自從雍正設立了秘密建儲的制度,其後再也沒有皇帝公開立儲。慈禧公然違反祖制,其用意非常明顯,就是要限制光緒,一步步解除光緒對自己的威脅。

此時,光緒表面上還是帝國的首腦,實際地位形同政治犯。他沒有實際權力了,但影響力還是有的,在許多朝中重臣的眼中,光緒是一個比較賢明的皇帝。就連在政治上傾向於支持慈禧的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人都認為光緒是個不錯的皇帝,缺點就是性格懦弱了一點。翁同龢是光緒的帝師,在他心目中,光緒的仁義在皇帝中是比較少有的。

慈禧冊立大阿哥的消息在國內傳開後,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上海這個地方反響是最為劇烈的。因為上海是當時中國經濟非常發達的一個地方,工商業比較繁榮,在光緒的維新理念中,有很大程度反映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訴求。

上海商會一千多人聯名反對慈禧冊立大阿哥,緊接著全國各地的商人紛紛反對,就連國外的華僑也沒有置身事外。

工商業人士的反對是軟弱無力的,慈禧拿出了統治者基本的手段——鎮壓,逮捕幾十個人自然能壓下反對聲浪。為了取得各國對自己的支持,慈禧也做出了一些改變,一改往日不接見外國人的姿態,在宮裏大肆宴請各國公使,還送給他們許多貴重的禮物。

各國公使雖然接受了她的禮物,但是對她的做法仍然多有微詞。慈禧由此而生恨,心想這些外國人全是一群不識好歹的東西,從此,她對洋人就再也沒有過好感。

大阿哥溥儁是個比較弱智的孩子,不喜歡讀書,對治國更是毫無興趣,最喜歡的事情是跟太監們打水漂。溥儁有時還羞辱光緒,光緒會一些英文,他罵光緒是鬼子徒弟。慈禧雖然囚禁了光緒,但是也絕不允許這種無法無天的事情發生,當她知道後,讓人抽了溥儁二十鞭子。

由於溥儁太胡鬧,再加上不少封疆大臣比較看好光緒,慈禧最後還是廢掉了這個不學無術的大阿哥。

義和團真能折騰

多年來,洋人一直跟慈禧作對,我們就不說列強屢屢欺負清朝了,就說最近發生的事情。她想廢掉光緒,列強百般阻撓,她想緝拿康有為,英國人把康有為藏起來。當慈禧聽說康有為在英國人的幫助下偷渡成功,憤怒地說:“這些洋人真可惡,總有一天我要報仇。”

不光慈禧反感洋人,民間也在醞釀著一股洶湧的排外潮流。這就是義和拳,義和拳對洋人的厭惡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義和拳是一個民間暴力組織,慈禧不敢公開對洋人動武,義和拳對洋人的暴力行為無疑讓她覺得很爽。

義和拳是由白蓮教演化而來的,在山東和直隸一代活動,這個秘密團體最早的宗旨是反清復明。等後來洋人湧入中國後,他們又改弦更張,打出趕走洋人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