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平存在於天國

造神運動就這麽如火如荼地搞起來了,太平天國的領導人雖然都起於草根,但個個深知造神運動的奧妙。也許正因為他們起於草根,才如此了解造神的必要性。造神與愚民是統治之術的兩面,雖然太平天國一再被拔高,但毫無疑問它的本質還是一個封建政權。

洪教主的夢想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在封建時代是深入人心的。

當讀書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時,功名二字將是所有讀書人心中的一個重壓,考不取功名意味著對一個讀書人的否定。從這個角度來看,洪秀全實在太不幸了,但是他並不甘心接受命運的擺布,就跟唐朝時的黃巢一樣,他心中也有強烈的富貴夢,渴望成為人上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黃巢在落第之後寫下的一首詠菊的詩,詩中豪情萬丈,充滿殺氣,由此可見科舉的殺傷力。能夠寫出這樣好詩的人居然考不上科舉,又可見當時科場之腐敗。

洪秀全落第以後又有什麽表現呢?老實說,洪秀全沒有黃巢那樣的萬丈豪情,也沒有那樣的詩情畫意,當他看到自己榜上無名後,對著榜單一陣唾沫,罵了句臟話,便郁郁而歸。

回去以後,洪秀全把自己關在家裏不出門,外人都以為他生病了,其實他確實生病了。但是不出門的主要原因是無臉見人,雖然他的臉皮已經很厚,但畢竟考了這麽多次,結果連個秀才也沒撈上。極度的悲憤加上羞恥,還有發高燒,在洪秀全的頭腦裏產生化學反應,歷史上的那些宗教和邪教創始人都有這種類似於癲狂的體驗。

稀裏糊塗中,洪秀全忽然覺得自己是上帝派下來的二兒子,肩負著拯救萬民的使命。這個想法雖然瘋狂,好歹平衡了他受傷的自尊心。

有了這般神奇的體驗,洪秀全提筆寫下了下面這首詩: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聲震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雲路小,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飛龍定在天。

這首詩嚴格說來不算是詩,但是傻子也能看出反意昭然。寫歸寫,洪秀全這時還真沒有造反的打算,只不過是發泄對清王朝的滿腔仇恨而已。

科舉的路走不通,洪秀全選擇了上帝,當然,這個上帝是洪秀全的上帝,並不是基督教上帝。洪秀全帶著表弟馮雲山開始傳教,還別說,真有一些人相信他們。在傳教過程中,馮雲山似乎顯得更有才能,他能招攬更多的教眾。

隨著教眾越來越多,洪秀全得意之下,寫下了一首詩: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

擒盡妖邪歸地網,收殘奸宄落天羅。

東南西北效皇極,日月星辰奏凱歌。

虎嘯龍吟光世界,太平一統樂如何!

這又是一首反詩,由於洪秀全堅持不懈地傳播自己的“反意”,最終丟掉了私塾老師這個飯碗。失去飯碗後,洪秀全帶著馮雲山和教眾們出門闖蕩,剛開始他們到廣州城裏傳教,發現效果不好。退而求其次,到鄉野間去傳教。這次多少有些收獲,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招到了幾十個教徒。

不久,洪秀全和馮雲山商議去廣西傳教,或許那裏情況會有所不同吧!到了廣西,情況並沒有好轉。中國的老百姓都沒聽說過什麽上帝,大家只知道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土地公等等,你讓他們信上帝,這不是讓他們使刀叉嗎?一時之間肯定是辦不到的。

失望之下,洪秀全又回到了老家花縣。他回家以後幹嗎呢?說來也沒幹什麽大事,而是撿起課本,重新到私塾裏授課,人畢竟是要吃飯的。當時,洪秀全是很努力的一個人,他白天教書,晚上回家研究上帝這門學問,還寫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百正歌》和《改邪歸正》等文章。他無非是從基督教思想中斷章取義一些東西,然後再用有中國特色的語言表述出來。

英國一個傳教士曾這麽評價洪秀全:“如果教皇有權處置他(洪秀全)的話,早把他燒死了。”

洪秀全寫的這些東西雖然不倫不類,但好歹算是一種理論積累吧!這些東西對於他後來的“革命”還是很重要的。

與此同時,馮雲山還在廣西那邊苦口婆心地傳教。馮雲山跟洪秀全一樣,也是個落第秀才,所以兩人特別有共同語言。不過,馮雲山的性格跟洪秀全恰恰相反,洪秀全屬於誇誇其談的理論家,馮雲山更多地是一個實幹家。兩人到廣西後,洪秀全半途而歸,馮雲山卻堅持了下去。

他一邊教書、打短工養活自己,一邊傳播“新思想”。馮雲山是一個非常有毅力的人,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了他。到1847年時,馮雲山已經有兩千多個教眾了。在這些人群中,已經有像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這樣的“開國功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