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子也風流(第3/6頁)

但這種限制是有其特定的背景的,如果該漢女本是八旗後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譬如,康熙的母親本是漢人之後,但由於他們早就入了八旗,根據清廷的標準,他們就屬於滿人。年羹堯的妹妹也是漢人,一樣做了雍正的貴妃,只能說他們的血統是漢族,但籍貫是滿洲。

乾隆本來是不可以立江南籍女子為妃的,但他多次下江南,難免遇上心儀的女子。事實上,根據史料所考,乾隆至少有兩位江南籍的妃嬪,一個是來自揚州的明貴人,一個是來自蘇州的陸常在。

乾隆四十三年夏天,一個叫陳濟的人從揚州來到京城,這個人自稱是“國舅爺”,他給內務府大臣福隆安送了一個折子。在折子裏,他自稱是明貴人的哥哥,現在生活無著落,希望內務府賞給自己一個差事。福隆安收到折子後,斷定這人說的應該是真的,一來宮中確實有明貴人,二來冒充皇親國戚可是死罪。

福隆安不敢擅自做主,便將此事奏聞乾隆。乾隆一看,女人的家人找上門來了,便讓福隆安給兩淮鹽政使寫封信,給他安排一個差事。接著,乾隆又想起蘇州的陸常在,也讓福隆安把陸常在家人的工作落實。乾隆叮囑此事一定不能張揚,看來在宮中明貴人和陸常在是非常神秘的角色,也許連太後都不知道她們呢!

我們可以肯定,乾隆不可能是通過正規的程序讓這兩個江南女子進宮的,那麽乾隆究竟是用什麽手段把她們弄進宮的?

乾隆六次下江南,這兩個美女很可能是江南的地方官進獻給乾隆的。但這麽做有違祖制,所以乾隆不可能光明正大。而且,乾隆也知道,自己的榜樣康熙也做過同樣的事情,既然祖父能做,為什麽自己就不能做呢?

據說,那拉皇後就是因為江南女子跟乾隆鬧翻了,乾隆要立江南女子為妃,那拉不同意,可能話說重了,結果釀造了一場悲劇。

我們可以肯定明貴人陳氏是個傾國傾城的美女,否則乾隆不會為她甘冒違背祖制的風險,也不會跟那拉鬧翻。

由於乾隆在私生活上較為放縱,以至於有人懷疑嘉慶的母親魏氏是一個蘇州女伶,不能說這種觀點完全是臆想,只是找不到充足的證據而已。

乾隆是一個非常風流的天子,素來喜歡憐香惜玉,江南美女婀娜多姿,自是乾隆一大愛好。所以,在乾隆的私生活中,始終伴隨著江南美女的身影。

神秘美女香妃

自從《還珠格格》紅遍大江南北,就沒有不知道香妃的。電視裏演繹得特別有意思,香妃身上有一種奇異的體香,能夠招蜂引蝶。其實早在1940年就有一部名為《香妃》的電影,是上海合眾電影公司拍攝的。

《香妃》電影的故事是這樣的:回部的酋長布那敦拒絕向清廷進貢,乾隆非常惱怒,派兆惠前去征剿,第一次征剿失敗了。但兆惠給乾隆帶來一個消息,布那敦有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名叫沙天香,人稱香妃。這位佳人生來有一股體香,這麽一來乾隆更加心癢,派遣兆惠率領十萬大軍第二次征討回部,要求兆惠一定把香妃帶回來。這一次,兆惠打敗了布那敦,終於把香妃帶了回來,乾隆看到香妃,立即墮入愛河。但是香妃對乾隆卻沒有愛意,她心裏只有布那敦。乾隆為了取悅香妃,在宮中模仿回疆的建築修建宮殿。香妃雖然感動,卻始終不能把自己交給乾隆,而且她還經常帶著一把匕首在身邊,以防乾隆用強。太後聽說香妃經常帶著一把匕首,擔心乾隆受傷,便趁著乾隆外出的時候把香妃賜死。等乾隆趕回來時,香妃已經咽氣了。

1915年,北京故宮古物陳列館中展覽了一幅身著戎裝的女子畫像,主辦方為畫像取名為《香妃戎裝像》。畫中一個漂亮的女子內穿紅衣,外披鎧甲,手持佩劍,一副英武美麗的樣子。據說這幅畫出自宮廷畫家郎世寧的手筆,畫中人物便是傳說中的香妃。

畫像下面還有備注《香妃紀略》:“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熏沐,國人號之曰香妃。或有稱其美於中土者,清高宗聞之,西師之役,囑將軍兆惠一窮其異。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師。帝命於西內建寶月樓居之……”

《香妃紀略》雖然有打廣告的嫌疑,但是白紙黑字寫得這麽明白,連香妃住的地方都給出了具體地址,由不得人不信啊!這個展覽一出來,香妃的故事很快傳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各種小說、戲劇、影視在這個基礎上大加發揮,香妃的故事流傳到海內外。

在《香妃紀略》中提到了香妃的住處寶月樓,還有模仿回疆建築的回子營,以及乾隆為香妃修建的浴德堂(專供香妃沐浴之用)——這些地方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關於香妃的說法才如此蠱惑人心。但是根據清史學家孟森等人的考證,香妃並沒有這麽神秘,很多故事都是人們添油加醋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