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收拾父親遺留下來的攤子(第2/4頁)

然而,結果卻出人意料,如此氣勢磅礴的陣容,居然時時受困,處處不能奏效,官員之間仍舊繼續扯皮。由於都是大人物,底氣很足,互相不服,各自為政。看來,雍正這位管理高手對用兵終究有些外行,豪華陣容往往很難收到效果,打仗不是比品牌,看的是實效。譬如,雍正任命張照為欽差大臣,張照當然不是一個庸才,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學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名傳遍天下,可惜在打仗這塊他完全是個外行啊!

在指揮權這方面,雍正也沒有分清楚,這麽多大佬聚在一起,意見相左,指揮起來難度非常大。最後,指揮無力,征討無功,也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情。

征剿不力,官兵們怕被皇帝處罰,開始殺良民邀功,由此戰爭陷入惡性循環。從一開始,清軍作戰就完全亂了套,後面更是如此,不分良民亂民,一概砍頭。清軍的暴行激起了苗民的激烈反抗,征討戰深陷泥淖。

一直到雍正去世,叛亂仍在繼續,沒有絲毫撲滅的征兆。苗兵接連攻下黃平、清平、余慶、清溪等縣,兵鋒所至,清軍疲於奔命。貴州省內的漢人紛紛逃亡到鄰近省份,全國震動。

乾隆點將

雍正並沒有留給乾隆太多的難題,苗疆之亂算是一個。

古州叛亂發生後,鄂爾泰引咎辭職。張照來到貴州後,並沒有把全部心思用在平亂上面,由於鄂爾泰是他的政敵,他進一步攻擊鄂爾泰,說改土歸流並非善策。張照甚至慫恿哈元生攻擊鄂爾泰,哈元生是鄂爾泰一手提拔起來的,拒絕了張照。

張照看無法拉攏哈元生,便支持董芳,從而導致前方將帥不和。董芳雖然是副將,但由於有張照的支持,可以調動的兵力反而比主帥哈元生多。

乾隆即位後,很多人都在說改土歸流政策不好,有的甚至主張放棄苗疆。在這件事上,新皇帝表現出了自己的魄力,他力排眾議,堅持用兵,肯定改土歸流的政策。

由於乾隆曾親自處理過苗疆事務,倒也沒有顯得束手無策,他采取了三個大動作。

一、撤換前方主帥。乾隆了解到張照是個制造麻煩的人,而不是解決麻煩的人,便將他調回京城,任命張廣泗總理苗疆事務。張廣泗隸屬漢軍鑲黃旗人,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曾經跟隨鄂爾泰處理過苗疆事務。雍正六年,張廣泗先後平息苗疆之亂,因戰功擢升為巡撫。後來,張廣泗又帶兵討伐準噶爾,因功擢升為湖廣總督,此人是個實幹派。

二、乾隆下令禁止前方戰士濫殺無辜,要求將士們剿撫並重。對前方將士殺良冒功的行為,乾隆早已有所耳聞,他知道這麽下去,只會讓這場戰爭變得遙遙無期。只有一手拿兵器,一手拿橄欖枝,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爭。

三、乾隆批駁放棄苗疆的言論,堅持改土歸流政策。當然,在當時的環境下,提出放棄苗疆的人也不是說任由苗疆從祖國分裂出去,只是說不管那裏的事,他們自己想怎樣就怎樣。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態度,如果中央政府對地方混亂抱著這種態度,威信何在?乾隆深諳此道,所以堅決反對。

雖然雍正因為苗疆之亂,生前曾後悔實施了改土歸流政策,但乾隆卻堅持這個政策是對的,應該說確實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膽識的。

張廣泗來到前線後,細致入微地了解基層情況,總結出清軍的利弊得失,找出勞而無功的根本原因。張廣泗給乾隆上了一道奏折,詳細分析了清軍的失誤,這些失誤除了大家眾所周知的將帥不和、指揮失當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輕敵,叛亂發生後,地方官對事情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大家都以為苗人叛亂不過是一陣風,很容易撲滅。二是戰略失誤,清軍雖然有幾萬官兵,但兵力絕大多數用於沿途布防,這樣無疑是分散自己的勢力,真正用於打仗的兵反而很少了。所以,張廣泗強烈建議,集中優勢兵力,直搗對方老巢,擊潰對方主力。

乾隆看完奏折,深為信服,立即賦予張廣泗軍政大權,讓他放手征剿。

張廣泗在鎮遠糾集大軍,親自選拔精兵良將,對他們面授作戰機要。一切布置好之後,兵分三路,一路進攻上九股,一路進攻下九股,張廣泗則親自率兵進攻清江。

乾隆元年春,張廣泗又增進八路人馬,陸續攻破許多苗寨,苗人不敵,紛紛躲進牛皮大箐。牛皮大箐並不是什麽牛皮帳篷,而是指苗嶺的雷公山,海拔兩千多米,苗人認為雷公就住在這上面,在雷公山上面用牛皮搭建的住處就叫牛皮大箐。據說上面危巖刺雲,霧雨冥冥,極為險峻,上面的苗寨綿延幾百裏。

苗人躲在這裏,以為官兵不可能會爬到這上面來,盤算著等官兵走後,再下山活動。可惜,他們小看了張廣泗,張廣泗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他率軍團團圍住各個出口,一步一步進逼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