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 第三章 高手過招(第3/5頁)

從出兵算起,五天的時間,皇太極的軍隊就包圍了錦州。

非常荒唐的是,錦州城是沒有正式守將的,袁崇煥還沒有安排好,所以讓趙率教在那裏暫且管理幾天。趙率教完全沒有料到皇太極這麽快就打了過來,看著城下黑壓壓的大軍,趙率教暗叫倒黴。倒黴歸倒黴,碰上了就跑不掉,只能想辦法去應對。

趙率教畢竟是久經考驗的將軍,冷靜下來後,就用繩子放下兩個人,找皇太極談判。皇太極糊塗了,我大軍都已經來了,你才開始談判。談判也好,只要能投降,我是歡迎的。

皇太極於是給使者一封招降信,讓他們帶上去。之後,皇太極開始靜靜地等待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最是理想。但等待的過程是漫長的,一直等到晚上還沒有任何信息。皇太極決定繼續等,到了第二天,還是沒有回信。皇太極感覺有點不太對,便走到高處瞭望,發現明軍正在搶修工事。

不行,忽悠高手皇太極被人忽悠了。皇太極一聲令下,打。

錦州城的兵力不到兩萬,皇太極的兵力是他的三倍多。應該說,錦州城沒有理由攻不下來。皇太極糾集大軍後,忽然下達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命令:停止進攻。

皇太極的這個命令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實也好理解,他忽然看到城樓黑洞洞的炮口,想起老爹怎麽死的,一時間有些膽戰心驚,心想即使攻下了錦州城,估計也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皇太極派出使者談判,希望城內守軍棄明投金。趙率教懶得理他,皇太極又派出使者喊話,到第三次派出使者時,趙率教已經不耐煩了:“你還是個老大不,要打就快點打。”

皇太極嘆氣,這人不懂政治,只好硬碰硬了,大手一揮,兄弟們上啊!可惜,寧遠之役給了八旗軍重大心理創傷,城樓上的大炮一發射,大家就人心惶惶。大家攻了幾次,沒敢玩命,就後退了。後來,任憑皇太極叫罵,大家都不敢往前沖了。

皇太極是個仁君,總不至於把自己這些膽小的士兵全部都砍死。只好又坐下來寫招降書,讓人送到城門口,結果人還沒走到城門口,就被人射死了。皇太極又寫了一封,讓人送,結果無人敢送。事情到了這一步,皇太極只好讓人把招降信射進城內,早這麽想的話,就少丟一條人命。

皇太極這些表現實在有點水,可見他軍事上不能得“優”。你的士兵怕成那樣,別人還會投降,如果投降的話,那真是有病了。皇太極鍥而不舍地派使臣來城下喊話,說有事好商量,有什麽問題不能在談判桌上解決。

也許是皇太極的執著打動了趙率教,趙率教讓人傳話:“要談判的話,派使者是不行的,要派使臣。”

皇太極很高興,心想甭管你什麽要求,只要願談,什麽問題都是有希望的。皇太極挑了兩個使臣,可是這兩個人來到城下的時候,竟然無人理睬。兩人幹瞪眼,討個沒趣又打道回府。

被人忽悠得這麽慘,皇太極決定第二天不惜一切代價攻城。可是第二天,城內的使者居然來向皇太極道歉,說:“昨天很不好意思,我們破事兒太多,你們又來得比較晚,實在不方便開門啊!你們今天再派人過來,要早點兒哦,我們一定會好好款待。”

皇太極真是好脾氣,你們這些漢人真難纏,好,我就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皇太極又派出了兩個使臣,使臣來到城下的時候,明軍還是不開門。所謂款待就是讓他們在烈日下暴曬,這兩個使臣還挺敬業的,居然賴在城樓下不走,也不擔心被明軍射死。

趙率教終於來到城樓上,對兩個使臣說:“你們還是退兵吧,退兵的話我們大明可以給你們一筆辛苦費。”

皇太極幾乎要崩潰了,再也顧不得大汗的身份,破口大罵,這幫混蛋、流氓……

就在這時,突然又有使者走了進來,對皇太極說:“談不是不可以的,你要談我們怎麽會不談呢?就算你不談我們也要談啊,不過呢,城樓上地方小,空氣流通不暢,所以不能在城裏談。在城外談多好啊,空氣新鮮,青草幽香。”

皇太極看這些人耍流氓,也決定流氓一下,他寫了一封信:“你們這些人老是躲在城裏,這不是英雄好漢的行為。是好漢的就出來真刀實槍地打,你們要是怕的話,你們可以出一千人,我呢就出十個人,我們十個打你們一千個,如果我們輸了,我就退兵。如果你們輸了,你們就把城內所有的財物都給我。”

皇太極這招就是耍流氓了,他希望用這種下三濫的招術把明軍引出來。不過,他也太小看了泱泱大國的文化,這些發明的專利權肯定是屬於大漢民族的,用這招來忽悠未免有點兒班門弄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