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2/3頁)

李隆基後悔是等制書已經寫好後後悔的,他捏著制書不肯下發。為了觀察安祿山到底有沒有歹心,他讓中使輔璆琳以賜珍果的名義偷偷觀察。輔璆琳去了範陽,用珍果換回了珍珠,回朝稟奏,安祿山儼然成了一顆紅心向太陽的人物。

李隆基叫來楊國忠:“聽聽,朕沒說錯吧?祿山必然沒有異志,東北的契丹和奚都是他幫朕鎮住的。”李隆基指了指自己,“朕用自己這一把老骨頭為他擔保,他肯定是忠臣,你們以後別擔心了!”

楊國忠自然不會弱智到相信童話,就在這一年的四月,楊國忠徹底崩潰了。因為安祿山又立大功,大破奚、契丹兩軍,為祖國贏得了榮譽。李隆基想他想得要命,派信使去看,卻連胖子的面兒都見不著。

楊國忠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讓京兆尹帶人圍住了安祿山在長安的府宅,抓了大批門客,送到禦史台拷問。這批門客到死都沒說出安祿山究竟要不要反,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安祿山說過,他瞧不起楊國忠,主要是因為楊國忠不如李林甫腦袋好用。事實又證明了這一點,楊先生光顧著抓門客,卻把在京師供奉的安慶宗(娶了李唐榮義郡主當老婆)給忘了。

楊先生抓門客的動靜鬧騰得那麽大,分明就是通告安慶宗,趕緊跟你爹說,我楊國忠行動了,讓他也趕緊行動。安胖子果然接到了兒子的密信,他倍感壓力。聽說楊國忠又在攛掇李隆基召他入京覲見,安祿山更加恐懼。

大夏天,安祿山收到了李隆基的邀請函,說是有個皇子要結婚了,讓他務必到場。

安祿山分析了一下,等我到了京城,你肯定又讓一幫太史站出來演戲,說時辰不適合結婚,婚禮取消,我卻被套牢。安胖子笑了,笑眯眯地告訴使者,“我有病,不能進京。”胖子這場病,一口氣生了好幾個月。到了七月,他覺得大事不妙,表示願意進奉駿馬三千匹,每匹馬都有兩名控夫,所有戰馬都有專人護送(蕃將二十二人,領著他們的全部人馬)。

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河南尹達奚珣(升官了)上書論曰:“陛下最好下令讓安祿山的車馬等冬天再來,朝廷自己派人護送,用不著他們自己麻煩。”李隆基收到上書,認認真真研究了一下安祿山最近的舉動,最後,他才想起問達奚珣計策。然而,達奚珣卻很鎮定,獻計曰,他不是要領兵來嗎,可先讓大胖子自己一個人來。

李隆基立刻讓人給安祿山寫了一封信:朕新為卿做一湯,十月於華清宮待卿。(我剛研究出來一種飲料,很好喝,十月我會在華清宮,等你哦)

中使馮神威,太監一枚,帶著手諭來到了範陽,好不容易見到了安祿山。安祿山一攤肥肉地癱瘓在床,兩腿肉鼓鼓囊囊地分開,肚皮上的贅肉吞沒了膝蓋。馮神威感覺這場面很變態,他都覺得讓安胖子站起來於心不忍。不過,按照禮節,宣讀聖旨,必須得行禮才對。

見使者宣聖旨了,安胖子挪了挪屁股,稍微起了起身又坐下,只是意思了意思。

馮神威皺了皺眉頭,他知道這家夥肯定要壞事兒。

馮太監眼瞧著安祿山,宣讀完畢,卻見安祿山蹲在他那個特大號的胡床上,恨恨地說:“馬不獻也行,十月我肯定去京師!”(馬不獻亦可,十月灼然詣京師)說完,示意讓人把馮神威帶到館舍歇著,再也不過問,也沒人答理這個朝廷派來的使者。一連扣留了好幾天,馮神威知道大事不好,偷偷找了一匹馬,潛逃,跑回了長安。

見到李隆基,馮神威哇哇哭了出來,“臣差點就沒能活著回來!”

李隆基驚愕,“真的假的?”

李隆基不敢相信,自己那個傻傻的胖兒子竟然做出了這樣的事。自天寶初年,安胖子專管三鎮軍事,擁兵十九萬,都是精銳無比的鐵騎,占據大唐百分之四十的兵力。既然要造反,那肯定得有個同夥。安祿山每天都和同夥商量造反的細節,同夥主要成員有孔目官、太仆丞嚴莊,掌書記、屯田員外郎高尚,將軍阿史那承慶。安胖子偽造了一份敕書,讓範陽鎮守將軍集合起來。開會的時候,他介紹說,國家已經到了危難的時刻,此敕書,乃是玄元皇帝專門給他老人家寫的求助信,只因奸臣楊國忠謀反,派人來這裏求救,我等忠臣良將,必須遣軍支援。

安胖子的表演相當失敗,因為大家開始面面相覷,這種騙人的鬼話,還是少說為妙。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十一月,甲子,範陽節度使安祿山,糾集同羅、奚、契丹、室韋等部落十五萬大軍,號稱二十萬,於範陽起兵。

一場震驚歷史、轟動中外的特大動亂從這一刻開始了,後來,又因為有史思明的參與和繼續的禍害,人們把這場聞名於世的動亂稱為“安史之亂”。大唐的國運從此轉衰,征伐不斷,混戰不休,煙雲過往,繁華不再,可悲、可氣、可恨、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