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2/3頁)

很有意思,特別有意思,李林甫、楊國忠,都該向自己的兒子學習,但他們都是我,是給兒子當爹的,所以絕不會向兒子學習。不肯虛心向兒子討教的楊國忠開始摟錢了,收受中外賄賂,光綢緞就有三千萬匹。他還惦記安胖子謀反的事,而安祿山卻總是能抓到契丹和回紇的人獻給李隆基。

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楊國忠給不耐煩的李隆基出了個餿主意。既然安祿山不會謀反,那陛下就召他進京,如果不來,那肯定就是謀反了。李隆基聽到這裏,才覺出事情真有可能正在起變化。

可是,下詔後,安胖子很快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從此,李隆基認定了安祿山不會謀反,而且還在華清宮接見了他。

有人告你。

什麽?!

安祿山一臉失望和驚恐,捂著大肚子哭了起來,“臣是胡人啊皇上!陛下愛我,擢我至此!臣知道臣被楊國忠忌恨,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害了!”李隆基被安胖子鬧得揪心,厚厚賞賜了他一番(賞了千萬錢),為了安慰胖子,特意下了一道命令,勒令楊國忠不得再說安祿山要謀反。

然而,這件事激起了民憤。

太子李亨進諫,羅列安祿山反常舉動,被李隆基訓龜兒子一樣訓了一頓。著了魔的人特別可怕,李隆基想讓安祿山入朝當宰相,已經下了命令,讓張垍(和張均都是翰林院的人,張說的兒子)打好了草稿。

楊國忠聽說後,大驚,引領起了一場浩大的上諫活動,苦諫曰:“祿山雖有軍功,目不知書,豈可為宰相?制書若下,恐四夷輕唐。”

楊國忠準確掐住了李隆基的七寸,事情才作罷。

可是,楊國忠下手太軟,幾天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安祿山還是成了左仆射,在範陽鎮守,而且,李隆基還賜了安胖子的一個兒子為三品大員、另外一個為四品大員。百官算是見識到了李隆基的下限,那就是沒有下限。安胖子除了能擁兵外,還兼領閑廄、群牧(戰馬),皇帝同志嫌官不夠大,不夠多,特意讓胖子為閑廄、隴右群牧。胖子上表,又當上了馬匹總監,統領馬匹。其實,當弼馬溫上了境界,就和安胖子一樣。安祿山見只要自己求什麽,李隆基就答應什麽,便又上書,要求讓禦史中丞當自己的武部侍郎,充閑廄副使。

禦史中丞,就是吉溫。

楊國忠終於醒悟了,明白了,後悔了!

這個吉溫,真是他見過的最兩面三刀的家夥,他還真是和安祿山一夥的。安胖子選了數千匹駿馬,攆到草原放牧去了。而李隆基先生,卻在太清宮給自己上了尊號,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證道孝德皇帝。尊號越長,命就越短,就這麽個道理。安胖子聽說幹爹給自己加了封號,他打內心裏高興(那確實),上表拍馬屁,馬屁轟天響。

“臣領的將士征討奚、契丹、九姓、同羅等部落,勛效甚多,臣想不拘常格,超資加賞。請陛下恩準臣有自行擢拔授予軍銜的資格,臣感激不盡!”安祿山是這麽說的,沒錯。軍權他已經有了,就還差授官的權力。

這個時候,李隆基再次為大家秀出了自己的下限,同意了安祿山的請求。緊接著,安胖子就授了五百多人將軍官職,兩千多人中郎將官職。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三月初一,安祿山辭別李隆基,準備回範陽。李隆基對他依依不舍,而且,他又展示了一下鬼迷心竅的具體含義——他解下自己的禦衣,賜給了安祿山。

安胖子揮淚拜別,出了皇城,怕楊國忠壞事,於是策馬狂奔,坐船沿河直下。他讓船夫在岸邊執繩板,十五裏換一撥人,晝夜兼行,運著賞賜和人馬,一日行走數百裏,過郡縣也不下船,很快回到了範陽。

哥舒翰最近寫了申請,要為安西的部將論功行賞。人在安西,保境安民,實屬不易,李隆基很欣賞哥舒翰,特意加封了許許多多西部的戰將。哥舒翰又請嚴挺之之子嚴武為節度判官,河東呂諲為度支判官,前封丘尉高適(注意這家夥)為掌書記,以曲環為別將。李隆基一一準奏,讓人看得眼紅。

眼紅者,楊國忠也。

所以,楊先生加緊了對南詔的征討,侍禦史、俞南留後李宓,此時已經按照楊國忠的吩咐,踏上了征程。也許是楊國忠太要臉了,所以每次出兵,死的人都特別多。這七萬兵馬到了南詔,連日攻城不下,幾天之內就餓死了十之七八。楊國忠不哭,倒先怒了起來,非要增加兵力,而且上奏李隆基,說是捷報頻傳。李隆基大喜,又發兵數十萬征討,這一回又死了二十幾萬人。

李隆基以為天下太平,而且當今宰相戰功赫赫。

一日,他竟然向高力士炫耀,“朕老了,朝廷的事都交給了楊國忠他們,邊事都交給了哥舒翰他們,朕還有什麽好擔憂的!”高力士氣得直哆嗦,“臣聽說在南詔死了三十萬人了,再說邊將擁兵自重,一旦有了歹心,陛下如何處置?臣怕起了禍亂沒辦法補救,每天都膽戰心驚的。陛下,您如何能說天下無憂呢?老臣懇請陛下早早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