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2/3頁)

是的,李林甫假裝重病在床,見楊國忠跪倒在地,他哆哆嗦嗦地說:“我要死了,楊公以後入相,天下大事就都交給你了。”楊國忠發現了一個很搞笑的情況,我朝大小官員,一個個都比他的演技更加精湛,但李林甫大人的演技,可謂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連楊國忠自己都瞧不出破綻來。楊國忠怕了,他被李林甫嚇得不知所措,想起昔日的恩怨,更是只敢拿臉對地,不敢擡頭,一口一個“不敢當”。

幾日後,李林甫咽氣,百姓開始歡慶,家裏人給他發了一個冷冷清清的喪。到這時候,楊國忠才知道,李林甫真沒演戲!

李林甫剛死,楊國忠就被拜為右相。

楊總管的兼職也比較多,數得上的就有文部尚書、集賢院大學士、監修國史、崇賢館大學士、太清太微宮使,節度、采訪等使、判度支,等等等等。楊國忠都不太記得自己究竟有多少職位,他現在只記得自己好像是個宰相,而李林甫害得他很慘。所以,上位以後,他立刻治了李林甫的奸臣之罪,抓捕了李林甫的全家,剝皮、抽筋,用盡酷刑。這還不解氣,又讓人把李林甫的宅院也砸了個稀爛,隨後上報,表示自己已經為國家除了奸,列舉李林甫罪狀,公諸於世。

李隆基很震驚,然而震驚之後,便是對楊國忠的誇贊!

功臣楊國忠,因此被授予魏國公的榮譽稱號,但楊先生比較謙虛,認為這個封號太隆重了,可以給他弄低級一點,故而徙封衛國公(公卿稱號重要程度可參考列國的強弱程度)。但楊先生對李林甫的痛恨,還沒有結束,他殺死李林甫全家和親信五十多人後,決心繼續洗刷自己的恥辱。

針對南詔,楊國忠采取了強行出兵的辦法。

強行出兵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百姓都聽說南詔多煙瘴戾氣,人去了那裏,還沒怎麽打仗,大氣就喘不上來,十個能憋死八九個。楊國忠下令征兵,沒征到人,大怒,派人下去拉壯丁。官軍強盜一樣你拉我我拉你,體格好的逃得快,體格不好的就被充入軍隊。楊國忠下了死命令,這數萬大軍,一定要給他湊夠了。

這樣集合起來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然而楊國忠卻沒受到任何懲罰,為了他那張臉皮,真是把全國人民的臉都丟盡了,可楊國忠認為在所不惜。朝廷裏頭,是陳希烈當左相,可忽略不計。而楊國忠做事果斷,奸險善辯,所以滿朝文武都不敢和他辯論,因為只要開始辯論,就注定了慘敗的下場。眾人那麽服氣。楊國忠又開始接見天下人才,這一點,他和李林甫有很大不同,楊國忠雖然也不是什麽好人,但他還能辦點實事。不過,一旦有人不服楊國忠,楊國忠就想方設法幹掉,手段與李林甫相差不多。

只有一個人,讓楊國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最後還被李隆基訓了一頓。

他是範陽鎮守安祿山。

楊國忠一向很瞧不起安祿山,這家夥長得肥頭大耳,光肚子就能煉一百多斤膘油,也不知道吃什麽長的。

楊國忠剛開始還只是從生理上嘲笑他,在同僚面前奚落這個胖子一番。越到後來,楊國忠就越惡心安胖子了。別看楊國忠瞧不起安祿山,安祿山還瞧不起楊國忠呢。安祿山本人很佩服李林甫,每回見他,縱然是大冬天,也緊張得渾身冒汗,遠近的人都能看見安胖子的衣裳上掛滿了水。

安胖子不敢喊李林甫名姓和官號,而是喊他“十郎”,既親切,又顯得很尊重。範陽去長安的使者回來,胖子首先就問:“十郎認為怎麽樣?”假如李林甫說安祿山的好,安祿山就高興得直甩肚子,假若李林甫生了安祿山的氣,安祿山就反手扳著胡床,痛哭流涕,“我這是要死嗎?”然後帶著他那一身贅肉,躺在胡床上,號啕大哭一場,場面甚為驚人。而且,這場面被人傳頌了出去。

朝中的一個名叫李龜年的優人,曾在禦前演戲,演的就是安祿山號啕的場面,學得繪聲繪色,逗得李隆基和楊貴妃姐妹噴飯。

安祿山當然很樂意以寶寶的形象出現在李隆基的面前,但這引起了楊國忠的忌恨。真不知道這兩位仁兄究竟為何會如此的互相仇恨,後來事情有些明白了。楊國忠當了宰相後,以司勛員外郎崔圓為劍南留後,征魏郡太守吉溫為禦史中丞,充京畿、關內采訪等使。

這個吉溫,升了職,沒先跑到京城來見他那恩人,反倒先跑到了範陽,來跟安祿山告辭。正當旁人莫名其妙地觀察著這一切的時候,安祿山也做出了異常的舉動。

他自己不願意多走路,就讓兒子安慶緒給吉溫牽馬,送他回京。可見,最奸詐的人並不是楊國忠,而是吉溫。

作為禦史中丞,向皇帝匯報官員作為是很有必要的,安祿山也就成了吉溫嘴裏頭的“忠臣”。安胖子在範陽養了無數精兵,又俘虜了契丹、回紇的人馬,天下的精銳就都到了他的帳下。反觀朝廷方面,只在西域有兵馬把守,其余各地,因為休戰多年,無人見過戰火,也就沒那閑情逸致陶冶情操幹操刀殺人的工作了。楊國忠日日夜夜在李隆基面前說安祿山必反,李隆基煩了,最後送給楊國忠幾個大字:你丫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