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3頁)

也就是在最近,武三思跟別人談心得,“我不知道什麽是善人,也不知道什麽是惡人;我只知道與我為善的人就是善人,跟我作對的人就是惡人。”(《資治通鑒》語)兵部尚書宗禁客、將作大匠宗晉卿、太府卿紀處訥、鴻臚卿甘元柬,是武三思的羽翼,人送外號“F4”(假的)。禦史中丞周利用、侍禦史冉祖雍、太仆丞李俊、光祿丞宋之遜、監察禦史姚紹之都是武三思的耳目,於是,大家送給這幫人一個光榮的稱號——“五狗”(“時人謂之五狗”,這個是真的)。

五狗和狗是不一樣的,狗們堅定地認為對人要一心一意,然而五狗卻有好幾個主人。除了武三思,除了韋後,除了婉兒,還有許多人,其一便是安樂公主。此女嬌生慣養,平日裏賣官鬻爵,和武三思內外混搭,幹了不知道多少壞事。

安樂公主比武三思更囂張,她要辦一件事,往往自己先寫好文書,跑到爸爸面前發嗲,捂著文字讓李顯簽字。這種不靠譜的方式,卻讓李顯這個一向大度的人很高興,他樂呵呵地愛撫自己的女兒,看也不看,就在那張紙上簽了字。本人可以很負責任地說,自建唐以來,就沒出現過這麽糊塗的皇帝。

於是,就在這天,安樂求李顯,“父皇,要不,您封我當皇太女吧!”

李顯雖然糊塗,但還知道傳位給安樂完全扯淡,他忽然笑了,“皇太女……這事兒不好辦,讓我想想。”

武崇訓,武家人,駙馬、左衛將軍,人品不怎麽樣,架子不小。他常常指導安樂說:“你看看你那個太子哥哥,跟個奴才似的。”雖說太子李重俊不是韋後生的(所以武三思、上官婉兒、安樂公主、武崇訓都很瞧不起他),但你還能立誰?武崇訓認為,自己的媳婦安樂公主就是最佳人選。他常常唆使小安樂,說:“則天大帝都是女的,你讓你爸爸立你當皇太女又怎麽了?怎麽就不行了?”

武崇訓同學是武三思之子,只比安樂大一歲。

年輕人追隨父親武三思,時常出入掖庭,也因此在宮中混了個臉熟。再想,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時常出入禁中。而禁中,除了太監就是宮女,幹柴烈火,防不勝防。武三思、武崇訓,父子兩個十分和諧,他們相互體恤,互相都很理解對方的作為。只可惜外界都不這麽開明,武則天在世的時候,武崇訓因武三思,得以經常拜會姑祖母,時間長了,姑祖母和這個孫子重口味的故事就傳開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然而,謠言止不住,為辟謠,武則天狠心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了武崇訓。

可謠言並未因此結束,反而愈演愈烈。據內部人士透露,安樂公主也是個極不安分的人,武崇訓出入禁中,早就跟她勾搭上了,什麽許婚不許婚的,那都是騙鬼的。證據就是他倆剛結婚六個月,安樂就生下了一名男嬰。按照一般理論,十月懷胎,就算早產,也必須七個月或以上,提前四個月生產,生理上過不去。但安樂還是生出來了,雖夫妻兩個行為都不檢點,但生活十分安定,他們相互體恤,互相都很理解對方的作為。也因此,在對待太子的態度上,兩人達到了空前的一致。

皇太子李重俊,又不是安樂的爹,沒理由縱容她這麽胡鬧。李重俊不是那種吃氣的人,他發誓要找出事情的根源。

根源就是武三思,不殺之,無以蕩乾坤!

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初六,初秋,依舊濕熱如故。太子李重俊拿出一份詔書,召集起了一幫武將: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思沖、李承況、獨孤祎之、沙咤忠義等。

幾人拿著假詔書就往羽林千騎要了三百甲兵,一路往武三思的宅邸走去。羽林衛的三百甲兵收到的命令是:直接殺入武三思家中,殺其親黨,永除禍患!

真不錯,士兵都很興奮,按照旨意做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了武三思的大宅,抓住武三思、武崇訓一幹人等,拖到堂內砍成了肉泥。一代能人武三思,前一分鐘還樂呵呵地幻想自己的未來,這一分鐘,就成了一攤血肉。武三思是聰明的,聰明人一旦有了世人都渴望的金錢和權力,就不再那麽聰明了。再見了,武家最厲害的後生!

精銳回撤,往宮城走去。聽聞動亂,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裏和他的兒子天水王李禧(李唐宗親)已經在皇城各個大門派了軍隊把守。太子李重俊與李多祚從肅章門斬關而入,走到側門,猛敲大門,叫嚷著讓上官婕妤出來。

可是,婉兒小姐早已經嚇得失魂落魄,但她很快逼自己冷靜了下來,跑到韋後和安樂公主身旁,道:“我看他們的意思,是要先把我要出去,然後再要皇後,最後,大家就都死了!”眾人被婉兒攛掇,嘩然,婦女們開了個十秒鐘的會議,決定去找李顯。於是,奇跡出現了,女人們頭一次如此齊心協力,而且還是往李顯的住處跑去。李顯聞訊,與婦女朋友們碰見,他才沒婉兒那麽冷靜,慌亂憤怒,他不知道是什麽讓那個李多祚倒打一耙。他領著這幫人,一路往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