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王世充勤政愛百姓 羅士信單騎退敵軍(第3/3頁)

重槊飛舞,其快如風,群人懾服。於是,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明光鎧】

在小故事開始前,我要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中國南北朝以及隋唐時期的軍人必備鎧甲和重武器的知識。相信學習完這些知識,你就會明白張須陀的輕視也是十分有道理的。這段歷史時期,士兵的鎧甲是自中國有戰爭以來的最重武裝。所有的軍隊士兵穿的鎧甲都是當時的統一制服——明光鎧。

明光鎧,顧名思義,前胸後背均設有左右兩面大型的圓護,用以反射太陽光。

我們通常會看見電視劇上,士兵穿著裙子一樣的鎧甲,上面鑲著魚鱗一樣的鐵塊。其實,管那些鱗片叫鐵片是不準確的,那是片甲,特質鋼鐵,由絞軸串聯在一起。所謂殺敵人一個片甲不留,就是用刀槍劍戟砍斷了絞軸引起的片甲脫落現象。明光鎧除護腿的膝裙外,還有護肩和護臂,也全部是鐵質片甲組成。

這些全部加起來,究竟有多重,可以自己掂量掂量。

不允許未成年人入伍,也是怕他們被明光鎧壓垮。如果真的有人年紀很小就能穿得動這套行頭,先別太高興。上戰場只有鎧甲是沒用的,除了要穿這麽大件的東西外,還要戴著護頭(鐵帽子),拿著兵器(主要有弓箭、刀槊)。

大弓也不輕快,箭筒裏最少裝三十支箭;打仗用的刀是斷口刀,類似於今天的砍刀;槊(曹操經常用的那種),其實就是重型長矛……說這麽多,我的意思就是:即便羅士信能挑肥揀瘦,這一身的裝備重量也不會太輕。

羅士信一身行頭,張須陀一雙慧眼。下一場戰役,張須陀準備讓羅士信上。羅士信表現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打仗的地點是濰水(山東濰坊)。雙方列好陣勢之後,隋軍等待敵軍動靜。張須陀派人前去挑釁,羅士信應招。

他握著根長矛,殺入敵營,也不等別人打援。就憑一把刀,一條槍,橫豎挑刺,連殺數人。到最後刺膩了,就將剛才刺死的最後一個敵人的腦袋砍下來,用手提起,一把扔到五米的高空中。羅士信舉起長矛,等待。那人的腦袋來了個自由落體運動,直接刺進了長矛。羅少俠扛著長矛,長矛上串著腦袋,騎著馬,大搖大擺地從敵營往回走。

面對這個十四歲的孩子,叛軍無人敢出(賊皆眙懼無敢亢)。

張須陀親自率領兵馬迅速殺進敵營,大破敵軍。

羅士信奇功一件。

【NBA官網】

Kobe:把球拋向空中,自投自搶。

羅士信:把頭拋向空中,刺入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