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裴叔叔腦袋真值錢 王世充建立大鄭國(第2/3頁)

執著的王世充每天都和剛剛頒布條例那天一樣,勤勤懇懇地接見上書者。許多人都曾為此感動,只有少數人明白,王世充的所作所為,究竟是為了什麽。名聲,那是必須的,但不是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一個:

皇位。

但凡想要登上皇位的,之前必定想要有政績,有贊美。王世充嚴格執行計劃,搞定了贊美之聲,可惜,他辦事糊塗到了一定程度,讓人很是失望。他最糊塗的地方就是喜歡開會,一天到晚開,開得群臣打盹兒也要開。而且,他開會簡直就是扯淡。

首先,由王世充確定今天的話題。然後,大家圍繞這個話題討論。討論著討論著,如何加強防衛工作就會扯成小兵沒有布鞋該怎麽辦的問題(當然是王世充引導的)。在進行扯淡升級版討論之前,眾人為了一件豆大點兒的事要研究好幾遍(言多重復)。多研究也沒什麽錯,錯就錯在他從來沒有結論,也從來不做總結。開那麽長時間的會,到最後什麽都沒有,連根毛都沒有。

很多時候,王世充的會是從早晨五點鐘開到中午十二點六十,搞得大家很心煩。有人就提出:“王總,您開會討論的東西旁枝末節太多,能不能只講主幹,那些瑣碎東西讓我們屬下以後再細談?”

王世充答曰:“嗯,你提的意見非常好,明天我注意!”

第二天的討論,依然扯東扯西。對此,司馬光感嘆:“王世充性格如此,你有啥辦法?”

【稱帝】

什麽都阻擋不了王世充當皇帝的步伐,哪怕是他自己的缺點。

一日,無恥道士桓法嗣來到了王世充面前。據他講,他在道觀打坐的時候,突然從天上掉下來一封天書。鋪開一看,上有圖讖,名曰《孔子閉房記》。隨後,桓法嗣拿出了這幅畫。畫上有一個農民在放一群羊,還拿著一根竹竿。

王世充閱後,覺得很不解,便問何意。桓法嗣解釋道:“圖畫中一個牧羊者拿著一個杆子驅趕羊群,這是上天給我們的暗示。”王世充表示自己依舊很疑惑,卻見桓法嗣將拂塵一抖,故作神秘地問道:“一幹,驅羊。前一半是組字,後一半是曉意。”

王世充明白了,他笑了。

一幹,就是王;驅羊,就是驅楊。

王世充很高興,口頭表揚了桓法嗣。桓法嗣見王相國高興,知道自己的計劃得逞,便全身心投入到了造假的工作當中了。王相國一見此人工作認真,立刻表示要給他封官加爵。隨後,桓法嗣又獻上《莊子人間世》《德充符》兩篇道家古典文章。王世充是個聰明人,這次,沒用桓法嗣多講,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將這兩篇文章的題目中兩字連起來念,你就會呼喚出未來帝王的名字——世充。

既然孔子和莊子二位都說王世充夠資格當皇上,再推辭,就是駁聖人面子了。王世充捧著《孔子閉房記》《莊子人世間》和《德充符》摩挲不已,一高興,當即任命桓法嗣為諫議大夫,主管議論。桓法嗣得命,幹得更加起勁了。

一日,焚膏繼晷辛勤工作的王相國看到一幫人來到了殿上。仔細一看,由諫議大夫桓法嗣領頭,走到殿上,上來就給自己跪下了。他們請求王世充登上皇位,王世充推辭。接著,他們鬼哭狼嚎地哭了一陣子,說如果相國不登上皇位,我們對天下百姓沒法交代,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

王世充別扭地一笑,說:“世充何德何能,敢和周公相比。”然而,攔不住了。在桓法嗣等人的強烈要求下,大家磕頭搗蒜,打滾兒求登基。就差說如果王世充不當皇帝,他們就趁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吊死在相國府前了。

王世充很惶恐,無奈之下,他接受了大家的苦勸,準備登基了。

登基是個挺麻煩的文戲,王世充組織了大批人員進行了精心的彩排。

首先是在東都城內征集各類鳥雀,要求:活的,能飛。隨後,他讓人在鳥脖子上系上錦書,將所有鳥雀放飛,傳令百姓曰:

“抓到鳥者,封拜官爵。”

於是,洛陽城及其周邊城縣出現了罕見的一幕。大家紛紛出門, 135°仰望天空,拿著彈弓,隨時恭候小鳥的大駕。對於這種事,王世充一改往日說到辦不到的作風,真的就給了送來錦書的人每人封了官爵。此事一鬧,王世充的名頭就更大了,不過,這還只是曲目一的彩排。

接下來進行的是曲目二。

段達、雲定興兩位仁兄找到了皇泰主楊侗,並對他說:“陛下,天下無常,現在王相國大有功德,得到了百姓們的擁護。我們希望陛下能學習一下唐、虞(堯、舜)的禪讓制度,將國家禪讓給相國!”

楊侗愀然,說:“天下是高祖(楊堅)的天下,也會因為一國之君的德行而變化。如果大隋的德行改觀了,我相信一定能重整旗鼓的。我會很努力,很勤懇,你們現在讓我禪讓,我怎麽禪讓?你們都是先朝的舊臣,今天突然對我說這些話,我很傷心。我原本是抱著希望的,現在你讓我怎麽再有活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