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羅藝的燕雲十八騎 王薄的遼東浪死歌(第2/2頁)

竇建德再也不能在幽州跟羅藝死耗下去,他回到了樂壽。

局勢到了這一步,羅藝肯定不會歸降竇建德,宇文化及更不可能,只有李淵。這幾場仗打完之後,武德二年正月,一件讓宇文化及發飆的事情發生了。相信這種事情發生在誰頭上,都應該是一場很有深度的打擊。用二字評論法對宇文化及進行評論,那就是:丟人!

身在魏縣的大許國皇帝宇文化及勸降(應該說是求降)不成,也不敢拿羅藝怎麽樣,蹲在魏縣就沒了動靜。後來覺得必須要拿下魏州總管元寶藏才算安穩,於是改打元寶藏。打了四十多天,魏州還是魏州,不姓宇文,也不姓許。

宇文化及的大部隊跟魏州打得熱火朝天,死活打不下來,這時,李淵派來一人勸降,元寶藏很痛快地就答應了。意思就是說,宇文化及要死要活地努力了四十多天,到最後還不如李淵的一句話管用。宇文化及只知道氣惱,卻不知除了李淵個人有魅力之外,負責勸降的人也是頗具魅力之人。

他的名字,叫做魏征。

宇文化及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一腔怒火不知向何處發泄。此時,發泄口來了。就在魏州投降給李淵的第二天,李淵就派軍隊前來搭救。當想跟李淵大幹一仗的宇文化及聽說來者名字時,他的脾氣一下就泄到了谷底。李神通,李淵堂弟,資深猛將,戰功卓著。

打不過,那就跑吧。

支應了幾下之後,宇文化及帶領大軍逃竄至山東聊城,在這個過程中,許軍被李神通追著屁股斬殺了兩千多人。宇文化及進入聊城,一屁股賴在這裏不走了,他做好防禦,與唐軍分軍對壘。一生酷愛財寶的宇文化及此時也知道,光有錢,沒命花是沒用的。他準備拿出一筆數額可觀的寶貝,爭取一下山東本地區的起義軍入夥。

許國皇帝下詔說,誰入夥就先發一半財寶,入夥之後還有高工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尚處在隋末年代的山東各路人馬中,還真有一位反王入夥了。他叫王薄,山東鄒平人。王薄是一個劃時代的人,隋末農民大起義就是經過他的煽風點火才爆發的。此人自稱精通《周易》,洞察世界一切規模定理,了解所有人生愛恨情仇,自雲“知世郎”,意思就是啥都知道。

楊廣時代,他號召大家不要響應楊廣東征,聚眾長白山(山東章丘)抵抗官軍,並作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表達自己的憤慨之情。詩雲: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雖然說王薄算個豪傑,但我認為他並不是知世郎,他不是知世,而是投機。王薄有反抗暴政的膽氣,但沒有看穿時勢的眼光。他響應宇文化及,帶領農民軍走進聊城,完全是相中宇文化及的錢。這不,待他進城之後,接著就後悔了。他後悔當初只顧著看宇文化及人馬不少,錢也多,忘了看看聊城到底還有沒有糧食。是的,要什麽有什麽,就是沒飯吃而已。

更加可氣的是,他也忘了全天下的人都想弄死宇文化及。

【貓撲帖子】

宇文化及:我剛剛買了套莊園,有多大說出來能嚇死你——我開車足足繞了兩個小時!

李神通:嗯,我以前也有那麽一輛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