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保長安屈突通窘迫 實府庫娘子軍立功(第2/2頁)

潼關與長安距離約有三百裏,如果大軍依舊狀態良好,明日便可看到李淵的屁股。

忠貞不屈的屈突通生怕長安不保,一路上馬不停蹄。跑著跑著,跑到了永豐倉附近,忽然殺出來無數大軍,將他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支突襲軍,是李淵安排好的,主要負責人是劉文靜。劉文靜是有本事的人,屈突通也是有本事的人;劉文靜以靜制動,屈突通陷入被動。有本事的人相遇,總要分個勝負。

跟劉文靜廝殺了一上午,屈突通害怕了,但他並不是怕死,而是怕楊侑死。

於是,立刻掉頭,殺向了潼關。

負責潼關這座城的人,名叫劉綱。屈突通和劉綱私交甚好,投奔他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隋軍慌慌張張地撲了回來,然而,眼前的一幕讓他們驚呆了。潼關守將已經被人砍掉了腦袋,坐在城墻之上的,是將軍府統軍王長諧同志。

王長諧見屈突通到來,樂得牙差點兒掉下來,引兵便殺。屈突通隨便支應了幾下,退守到了潼關北城。折騰了幾天,沒見李淵腹背受敵,屈突通卻已疲敝不堪。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李淵,已經坐在了長安市的舊城區某張胡床上,快樂地喝著小茶呢。

好了,我們請李淵同志說兩句吧!

“淵哥,請問你對屈突通是怎麽評價的?”

“這個,呵呵,這個,嘿嘿,這個,哈哈……”

“好了,我們的采訪到此結束,謝謝李淵。”

雖然李淵同志沒說什麽話,但從他的狀態來看,跟打了雞血沒什麽兩樣。那麽,是什麽讓他如此高興呢?我認為,最讓他高興的,是他收買了絕大多數人的人心。

在戰鬥的間隙,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這個大概不能算)和王長諧、殷開山等人都在不斷地招兵買馬,增強實力。我國現代偉大的詩人王木生曾經作詩道:

發家致富是方針,小蒙是個好青年。

誰說女子不如男,不簡單啊不簡單。

這首詩,說的是女子在人生舞台中的優秀表現,氣勢恢宏,意義深遠,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概,將對社會主義女性的贊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好了,故事還是要回到李淵身上。隋唐時期的婦女在封建歷史中地位是最高的,現在,且讓我們看看李淵身邊的女性是如何表現的吧!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李淵的女兒李氏,小說把她叫做李秀寧,史書中沒有關於她名字的記載。這就要歸功於五代以後社會對待女子的態度轉變,女子的地位陡然下降,基本上就不再有名姓記載。有的同志會告訴我說,唐朝以後才是五代,跟李氏有啥關系?

答:後朝人才寫前朝史。

李氏巾幗英雄,毫不遜色於居功至偉的丈夫。她率領大軍先後攻破鄠縣、盩厔、武功、始平,到李淵喝茶這會兒,軍隊已達到九萬之眾。這個軍隊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娘子軍,雖然參加娘子軍的人員都是男的,但還是堅強地承受住了娘子軍這一光榮稱號。

明朝王世貞曾經寫過一首詩,專門贊美李氏:

夫人城北走降氐,

娘子關前高義旗。

今日關頭成獨笑,

可無巾幗贈男兒。

這就是李淵和竇惠的女兒,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人。稍後出場的,是李世民的老婆,不過鑒於她更重要的出場還在後頭,這裏就先讓她好好休息一下吧。我們有請她的丈夫,李世民同志出來講兩句。

“李世民同志,請問你是如何看待你老婆輔佐你建功立業的?”

“呵呵,這個嘛,呵呵,不大好說,嘿嘿……”

好了,看來李世民同志並不想用語言表達對自己老婆的愛,所以我們將鏡頭交給他,讓他帶領大家去看一看在李淵喝茶這會兒發生的故事吧。

李世民帶兵來到了渭北,望了望,沒人,他完全沒遇到什麽抵抗,因為李世民三個字,讓人聞風喪膽。既然不抵抗,就不用打仗。這就給了他招撫百姓,廣納賢才的機會。就在此地,此時,此刻,一個影響李世民一輩子的人出現了。

多雲,隰城軍門,李世民。

“將軍,有人求見。”

“誰?”

“隰城城尉(縣保安局局長)。”

“唔,讓他過來吧。(過來一個書生)”

“你,叫什麽名字?”

“房玄齡。”

“李世民刷一下,臉就紅了。他們一見如故。”

“就這樣,兩人開始了一段美好的感情。”

【貼吧留言】

李世民:我想送婢兒一件禮物,不知送什麽好,大家出出主意。

房玄齡:每天容忍她一個錯誤,或者每天給她一個幸福的理由。

杜如晦:後者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