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霍邑破宋老生就義 哥倆好孫大俠參軍(第2/2頁)

李淵笑道:“隋朝之所以成了現在這副德性,就是因為它太吝嗇手中的權利,不去勛賞有功者,這才讓我有了可乘之機。不給他們封官,難道還要殺了他們?”

如果當時有微博,李淵肯定會被網民狂卷一頓,然而,李淵就是李淵。以此方法,他先後在霍邑、臨汾、龍門等郡實施了該套方案,獲得了絕佳的效果。趁著這股熱乎勁兒,大軍先後拿下了幾座十分重要的城池:

八月八日,李淵入臨汾郡,慰撫霍邑。

八月十二日,進軍鼓山。

八月十五日,拿下龍門。

八月十八日,至汾陰。

八月二十一日,進軍壺口。

下一個目標,就是屈突通了,這將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在這樣一個軍心大振的時刻,將軍府傳來了一件更加令人高興的事情——突厥派來了火力支援。原來,從起義之初,劉文靜就被李淵派到突厥請求協助,劉文靜就帶著二兩銀子(也有可能是四兩)跑到北疆,與突厥可汗進行了談判。

談判結果:突厥答應派兵五百人,胡馬兩千匹。

李淵很高興劉文靜能回來這麽晚,如果早回來一會兒,不知突厥會不會突然變卦,從自己後背插自己一刀。劉文靜回來以後,李淵喜不自勝地對他說:“我們正往西打,即將過河,以前是兵多馬少,現在是兵少馬多,全都是你的功勞啊!”

此話當真?

不能當真。

畢竟,我們才剛剛開始打江山。

李淵同志在忙的時候,遇見了當地一位赫赫有名大人物。

此人名叫孫華,被人稱作“關中大俠”(不是呂輕侯)。這個關中大俠原本不是大俠,而是響馬的頭子,只不過識時務者為俊傑,歸附李淵是他正確的選擇。李淵大軍到達汾陰的時候,這個孫大俠就收到了他發出的納降令。

孫華手底下有幾萬個弟兄,按理說實力與李淵也差不到哪去。但那是按理說,事情到了李淵父子那裏,就沒有道理。

孫華同志收到李淵言辭懇切的書信之後,連琢磨也沒琢磨,直接決定跟著李淵混了。因為在李淵攻打其他地方的時候,孫華就料到李淵不會放過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這些日子以來,李淵的軍隊迅速壯大,自己這邊還是一如既往地那個熊樣,有領導才能的不多,真能打的也不多,與其跟李淵做對,不如入夥,混個公侯當當也不錯。

這天,孫華帶著幾匹馬,幾個人,一起乘著小船過了河。他們上岸,來到了李淵面前。李淵親切接見了他,他握住孫華同志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既然說不出話來,那就別說了。於是,他給孫華同志封了幾個榮譽頭銜,同時也給了孫華的手下許多官職。

一切都被搞定了,孫華安然。

在這個和諧美好的時刻,李淵突然開口說話了。這是他交代給孫華的第一項任務:“此次攻打河東,還是你先過河吧!”

【天涯問答】

李淵:小時候聽過一首歌很好聽,有一句是“一個芝麻球,不吃我珍惜”,求歌名!

孫華:……難道是《棉花糖》?

宋老生:《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