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走出冀州

No.1 妙計不妙

下一站,邯鄲。

邯鄲,戰國時趙國之首都,歷經秦、西漢、新三朝,繁華依然,人口多達二十余萬,與長安、洛陽、宛城、臨淄並稱為當時的天下五都,乃是河北地區第一重鎮。

此時邯鄲的主人為耿純。

耿純,字伯山,出身巨鹿望族。起初投奔李軼,算是李軼的人馬,李軼拜耿純為騎都尉,令其安集趙、魏故地。耿純駐紮邯鄲,聽聞劉秀抵達,主動登門謁見。劉秀對耿純慰勞有加,仍任命耿純為騎都尉,繼續鎮守邯鄲。

耿純久仰劉秀威名,親見之後,愈加相信劉秀絕非池中之物,遠非李軼可比,當即獻上戰馬及縑帛數百匹,以表效忠托命之意。

再說更始朝廷這邊,赤眉軍首領樊崇等二十余人自從歸降漢室之後,很快便後悔不叠。樊崇等人乘興而來,結果卻只被朝廷封為列侯,徒有虛爵,並無封地,而朝政大權又盡在綠林軍諸將和南陽豪傑手中,根本不容他們摻和。樊崇等人感到了被欺騙,被排擠,被冷落,於是皆憤憤不平起來: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投降王莽了!王莽招降他們之時,開出的條件可比現在要優厚百倍——既許諾封他們為王,又割出青、徐二州為他們的世襲封地。

樊崇等人皆慷慨意氣,與其留在洛陽無所事事,被當做朝廷的二等公民,不如離開洛陽,重操舊業,於是潛逃回濮陽赤眉軍大本營。漢軍朝廷正為到底是定都洛陽還是遷都長安而爭吵不休,並未意識到樊崇等人出走的嚴重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就隨他們去了。

樊崇等赤眉軍首領回歸濮陽,清點部眾,尚有三十余萬人,仍然是當時最為強大的武裝。赤眉軍向何處去成為關系到天下安危的最大問題。毫不誇張地說,以赤眉軍的武力和人品,他們走到哪兒,哪兒就必然要倒大黴。

與赤眉軍僅一河之隔的河北地區,頓時人心惶惶,生怕赤眉軍渡過黃河,大肆蹂躪河北,就像當初他們蹂躪青、徐二州一樣。

作為河北地區名義上的最高長官,面對赤眉軍的潛在威脅,劉秀也是有心無力。河北地區有如一盤散沙,軍閥勢力割據,表面上臣服中央,實際上卻各有各的算計。劉秀安內未成,攘外又從何談起?

不過當領導有一點好,即使你自己沒主意,也總會有人跳出來給你出主意。這次跳出來給劉秀出主意的人,名叫劉林。劉林也是劉氏宗室,長期混跡於邯鄲一帶,廣交豪傑奸猾之輩,堪稱邯鄲地頭蛇。劉林一見劉秀,自來熟,一口一個賢弟,向劉秀捶胸誇耀道:“賢弟毋憂,赤眉軍就包在愚兄手裏。對付赤眉軍,愚兄自有妙計。”

劉林滿身的市井油滑之氣,劉秀一見之下,便大為不喜,隨口問道:“是何妙計?”

劉林眉飛色舞答道:“赤眉軍屯於濮陽,臨河而居。今不費一兵一卒,只須掘開黃河,以河水灌之,赤眉軍縱有百萬之眾,亦盡化為魚。”說完,顧盼自雄,以為天下妙計,莫過於此。

見劉秀沉默不答,劉林擺出一副老大哥的姿態,語重心長地教訓起劉秀來:“老哥這都是為你著想。你娃剛來,人生地不熟,怪可憐的,除了我之外,誰還肯這麽好心來幫你?河北這地方,民風彪悍得很,你既沒名,威望又低,沒人會真心服你。不過你不用擔心,有老哥罩著你,只要你按老哥的建議擺平赤眉軍,你娃的形象立馬就會高大起來,河北上下也必然對你感恩戴德,聞風歸順。你說,老哥給你出這麽好一主意,你是不是得好好謝謝老哥?請吃飯?這倒不必。嫖妓嘛,哈哈,這事倒值得考慮考慮。你可別把老哥往歪處想,老哥其實並不喜歡嫖妓,老哥之所以這麽幹,純粹是為了讓那些可憐的女人們也有口飯吃……”

劉秀看著劉林上下翻飛的雙唇,內心越發厭惡起來。劉林嘴皮子隨便動動,殊不知,多少人的命運將會因為他這一主意而無辜葬送!黃河可是輕易掘得的?這事一做,就無法undo,洪水一旦決堤,更甚於猛獸,完全不再受人控制,到時候,遭殃的不僅是赤眉軍,更將禍害黃河以南廣大的人民和土地。

抗戰時,花園口決堤的事,在道德上蔣介石無論如何也交代不過去。蔣介石也深知此節,因此在向全世界宣傳之時,有意歸罪於小日本飛機轟炸,從而導致黃河決堤。及至蔣介石退守台灣,對這段自殘同胞的往事,仍是諱莫如深,禁止談論。

後車之鑒,前車之師。劉秀既不想傷天害理,更不願遺臭萬年,於是顧左右而言他。劉林大不耐煩,粗聲催促道:“先下手為強,你娃還猶豫什麽!”

劉秀推諉道:“茲事體大,容我再仔細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