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和約(第3/4頁)

卓婭也吃驚的好半天說不出話來,好久之後,她終於回神,驚喜的道:“小姐,我真想不到,沒比這再好的事情了,不是嗎?”

葉卡捷琳娜茫然的道:“我不知道。”委實,她本來只是個需要男人保護的小女人,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成為國家的領袖,更不要說現今中俄短暫停戰時期混亂無比的局勢了。

卓婭跪在葉卡捷琳娜面前,捧起葉卡捷琳娜的雙手,說道:“小姐,不要怕,我想,文先生肯定有他的考慮,他不會把小姐置於危險之中的。”

葉卡捷琳娜眼前閃現出那個男人睿智的眼神,可說到底,真的從來不知道這個男人的真實心思,他是那麽的紳士和彬彬有禮,但卻也拒人千裏之外,令人很難觸碰到他的心靈。

卓婭眨著眼睛,又說道:“小姐,我越來越覺得,文先生是中國的大人物,或許,他是中國大皇帝的親信,也許是皇弟殿下。”

葉卡捷琳娜沉默不語。

卓婭又小聲嘀咕:“說不定,他就是中國大皇帝陛下,如果是,就好了。”卓婭悲慘的遭遇令她的性格不可避免的起了變化,比起葉卡捷琳娜,她更加沒有安全感,更希望小姐被強者庇護,不用經歷自己現今每日夜深噩夢中的恐怖場面,只是這些,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葉卡捷琳娜滯了滯,碧眸就有些怒火:“你這是什麽話?如果他是中國皇帝,我要殺了他為陛下報仇。”

卓婭吐吐舌頭,不敢再說,她知道,小姐對打敗沙皇陛下的東方皇帝,是多麽的痛恨。

不過局勢的發展自然不會在葉卡捷琳娜的意料中。

剿滅雅可夫等三處匪幫為皇後極快的爭得了民望,而且葉卡捷琳堡的民眾更認為他們能吃得上面包、宵禁的解除、中國人漸漸執行溫和政策,都是因為皇後的抗爭。

雖然也有流言傳聞皇後曾經被中國人淩辱,但價值觀不同,反而令俄國民眾更為同情和擁戴不屈的皇後。

在報紙上中國造版本中,葉卡捷琳娜皇後確實是一位不屈的鬥士,雖然被中國人軟禁,但卻同中國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用實際行動告訴中國人,羅斯人是不會被征服的。

《伊帕切夫別墅的演講》並沒有多少人見到,卻在俄國民間廣為流傳,在演講中,皇後殿下痛苦的承認俄國在東方的失敗,並且招致了一個強大敵人,她願意為此承擔責任,但同時她又慷慨激昂的表示,羅斯人不會被任何外來的強盜征服,並且呼籲中國人撤軍,兩國實現真正的和平,若不然,中國人只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戰爭深淵中。

而中國人也不得不開始考慮撤軍的問題,並且陽奉陰違的同意葉卡捷琳娜皇後籌組武裝。

很快,別列科夫總督寫來信箋,向葉卡捷琳娜效忠,願意成為葉卡捷琳娜“忠誠的騎士”雲雲。

葉卡捷琳堡、烏法地區的貴族準備成立“烏拉爾公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莫斯科。

還在為波蘭人的地位爭論不休的彼得斯科和會,風雲突變,俄國人開始認真考慮中國人的提議,以換取國家的統一和完整。

但在10月25日中國皇帝在葉卡捷琳堡檢閱兵團並且隨行宗人府新聞主官態度強硬的表示帝國軍隊正在準備冬季攻勢、暗示大皇帝已經沒有耐心等待沒有絲毫進展的談判時,與李鴻章達成秘密協議的德、奧兩國表面公平,私下卻開始敦促俄國盡快與中國達成協議。

波蘭領土的俄國占領區不出意外的被德國和奧匈帝國瓜分,波蘭代表顯然沒有任何發言的機會,不過他們倒是對促成波蘭代表參與和談的中國人表示出好感。

在英國國內,自由黨中有一種光榮孤立的思想,即在國內建立良好的政府;在國外維護和平;使歐洲各強國保持協調;不與他國結盟;承認所有國家的平等權利;同情自由等等。

中俄戰爭使得英國政界意識到以後同這個東方帝國打交道的路很漫長,如何限制其膨脹的自信心,避免其成為文明世界的不穩定因素成為許多英國政客的議題。

在和會上,英國人對於俄國的支持最為旗幟鮮明,但中國皇帝駐蹕葉卡捷琳堡甚至令整個歐洲都感受到了壓力。

尤其是當雅可夫等“匪幫”與共和派的信件被曝光後,俄國共和派被指責為背信棄義秘密破壞和談,中國使團甚至準備連夜撤離彼得斯科。

而隨之中國宣布將會承認烏拉爾公國的合法性也就順理成章。

在這樣的氛圍中,經過激烈的爭論,《中俄彼得斯科和約》以及《彼得斯科公約》終於在數月眼花繚亂的政局變幻中達成。

《中俄彼得斯科和約》主要內容為,中俄重新修定邊界,東西邊界以鄂畢河——托博爾河為界,鄂畢河以東鄂羅斯人,去留居住,悉聽自由,南北邊界以烏拉爾河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