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2/4頁)

李小村動動嘴巴,聽了李鴻章的話,卻縮了回去,想來叫他贊同李鴻章之言,心裏別扭。兩人關系早就勢成水火,也從不遮遮掩掩。現今的黨爭是很表面化的,不對路就是不對路。

葉昭微微一笑,說:“是,成了既定事實就不好交涉了,這事兒啊,我再琢磨琢磨,外務部知會三調停國,申明我們的立場,北國水師威脅到我們的貿易路線,我們將會有下一步的行動。”

抿了口茶,淡淡道:“若交涉不果,這紙幣不發了,打!”

看向了紅娘,道:“你回蘇州,備戰!”

“是!”紅娘清脆的應了一聲,俏臉清冽,心裏卻是柔柔的,現在的相公和平日淘氣沒個正形的相公,各有各的好。

“散了!”葉昭擺擺手。

眾人起身告辭。

看著紅娘背影,葉昭心裏輕輕嘆口氣,這才相聚了兩日又要分離。

……

乾清宮南書房。

六王慢慢的踱著步,兩三年時光,他額頭的皺紋好似越來越多,人也越發深沉。

下面,跪的是軍機杜翰,聲音,透著股子諂媚:“皇上,這信兒是拋出去了,南邊好像也沒什麽動靜兒,一準他們也沒法子,別看南邊搞得挺熱鬧,那都是假的,修路架橋,哪一樣不是錢?南海吧,荷蘭人給他們搗亂,英國人又和他們交涉西南的事兒,他還想發紙幣,這景祥啊,就是八只手他也忙不過來不是?皇上挑這時節兒啊,英明。”

六王沒說話。

這些年了,景祥有幾斤幾兩也摸得透透的了,要不是這小子整天瞄著九五的位子,只怕還真奈何不得他,不過現在的他嘛,內憂外患,又是孫猴子的性子,到處挑事兒,這手伸得越長,得罪的人越多,前陣子,英吉利印度總督就寫來了密信,表示一旦南朝挑起戰爭,只要北國發出邀請,印度艦隊願意進入中國海,限制南朝補給路線,一旦南國艦隊敢於攻擊通商口岸,為了保護僑民,大英印度艦隊將可能不得不直接介入戰事。

當然,印度總督信的末尾,則是希望大清國政府同意幾名英國商人修建膠州到濟南的鐵路,同時擁有鐵路沿線的山礦開采權。

俄國人也早就申明,一旦南北戰爭爆發,將不遺余力支援北方作戰。

雖然六王對洋鬼子的話也就這麽一聽,但景祥這猴崽子顯然不召各國待見,這要真打起來,可難說誰輸誰贏。

何況,小賊與兩宮貌合神離,聽說袁甲三同浙江、貴州等幾省總兵走的挺近,沒準誰就背後給他下刀子,還沒摩挲平那幫人,這仗,現在他敢打麽?

直沽艦隊這啞巴虧他也只能咽了吧?沒有水師,感覺就整天被他掐著咽喉,可巧有這麽個機會,他能怎麽反應?無非向調停國抱怨,等洋鬼子拖上幾拖,這事兒也就這麽著了。

“蔡國祥這人靠得住嗎?聽說他可是廣東人。”六王突然停下了腳步。

杜翰磕頭,道:“臣也聽說來著,不過聽說他家眷早就接來了北邊兒,而且一直是曾國藩手下的水師總管,驍勇善戰,弟弟死在潘陽湖,那場水戰,他手上可也沾了不少南邊兒的血,和南邊兒仇深似海。”

六王微微點頭,說:“你起來吧。”

杜翰慢慢起身,躬著腰。

“巴爾屯盟可有消息傳來?”六王問的乃是車臣汗部,聽聞那汗王烏力罕在廣州時與景祥甚為密切,車臣汗部共有二十三旗,占據外蒙水草豐茂之地,人口十幾萬,馬匹近三十萬,加之牛、羊、駱駝,在二十年前造表牲畜總數就超過一百五十萬,近些年人口牲畜好似又有長足發展,加之喀爾喀人悍勇好鬥,如若與景祥勾結,實在禍患不小。

杜翰道:“好似喀爾喀人與景祥並無書信往來。”

六王微微點頭,又問道:“肅順呢?”

杜翰就露出笑意,說:“還是老樣子,喝了酒就罵景祥忘了祖宗。”

六王目光閃動,沉吟不語。

……

茫茫蒼原,這裏是青海境內。

一行十幾人風塵仆仆的隊伍匆匆走在黃土大漠中,他們穿著厚厚的棉衣,帶著裹耳棉帽,風沙卻吹得他們滿鼻滿眼,好像刀子一般割得人臉生疼。

“狗鼻子們追來了麽?”為首戴著皮帽的魁梧漢子一說話,才聽出來,原來她是女子,濃眉大眼的,卻怎麽看著也不像。

有人伏地傾聽,好半天,起身,搖了搖頭。

眾人立時好像散了架般癱倒在黃沙土中,任風沙從身上刮過。

“我給這小王八蛋留個記號!”一名壯碩漢子赤紅著眼,突然翻身而起,拔出匕首,就去拽身邊那怯怯的七八歲男童。

“住手!”為首婦女蹙眉喝止,眼見那漢子抓住男童脖領,匕首向他臉上刺去,那男童雖然嘴被堵住,卻嗚嗚的叫,粗壯婦女立時從後面一腳,將那漢子踹出去幾步遠,滑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