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倭亂(第2/2頁)

直到此時,一些人才看明白了,這才是唐毅選擇申時行的真正用意!他需要的是一個守成的太平宰相,而不是能夠和皇帝鬥法的強悍官僚。

唐毅這樣的妖孽,一個就夠了,接下來的首相只要按部就班,老實聽話,就行了。

當然了,這麽大的帝國,問題一大堆,總有申時行處理不了的事情。

“恩師,弟子來求教了。”申時行抱著一摞告急的公文,找到了唐毅,滿臉愧疚,“從去歲冬天開始,西北只下過兩場小雨,中原更是滴雨不見,天氣久旱,塵土飛揚。今年糧食減產已成定局,保守估計,要少這些啊!”

申時行伸出了一個拳頭,足足一千萬石!

放在以往,朝廷連想都不敢想,上哪能弄到這麽多糧食?只能任由老百姓餓死,朝廷最多象征性拿出一點糧,開點粥廠,應付一下就行了,反正千百年來,都是這麽幹的。

“糧食的問題不用擔心。”唐毅淡淡一笑,“汝默,現在已經有三百萬石起運了,只要把各省災民登記好,就不會出問題。”

申時行一驚,“師父,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南洋諸國拿得出來嗎?”

“哈哈哈,不是南洋,是印度!”

唐毅隨手拿出一封信,塞給了申時行,仔細一看,正是席慕雲寫的。當初沒搶到功勞,反而受了傷,丟了面子,席慕雲一氣之下,沒等傷勢恢復,就去了印度。

這家夥把滿肚子的氣,都撒在了印度人身上。

他強令印度種植棉花,建立大種植園,供應東南的紡織業。織成了棉布之後,又拿到印度傾銷,摧毀印度的手工作坊。

趕上了災年,他非但不賑災救人,反而強征糧食,恒河兩岸,棉花和白骨都連成了一片,白茫茫的,觸目驚心。

“唉,也就是輕塵兄,他能下得去手,這些糧食,每一粒都沾著鮮血啊!”申時行悲憫道。

唐毅淡淡道:“世上本就如此,弱肉強食,不餓死他們,又如何能填飽中華子民!”

“師父高見,弟子並非爛好人。只是弟子覺得一味剛強,會引來印度當地百姓的不滿。弟子準備派一些教師、醫生、僧人前往印度,救濟當地的百姓,再有準許當地聰明上進的子弟前來中華求學。”

“哈哈哈!”唐毅仰天大笑,“汝默啊汝默,你算是深得經營殖民地的精髓啊,為師可以放心把天下交給你們了。”

“可別!”

申時行連忙擺手,“師父,弟子有多大的本事,心裏頭清楚。有您老人家在,弟子無論做什麽都有膽子,您要人家要是不給弟子撐腰,我這心裏頭就不踏實。要不這樣,您再幹十年八載的,弟子再有兩年任期就到了,也就不用提心吊膽了。”

“哼!”唐毅氣得吹胡子瞪眼,“多大的人了,經歷了這麽多風浪,心裏頭還沒底兒嗎?這天下還能出多大的事情?連這點擔當都沒有,真是讓為師失望,失望透了!”

任憑唐毅怎麽罵,申時行只是幹笑,十足的滑頭入骨,弄得唐毅一點辦法沒有。

可是也別說,麻煩還真來了……黃帝紀年4285年,西元1587年,也就是唐毅就任執政的第三年,倭國終於完成了統一。

一統之後,倭國就把目標鎖定在了挨著最近的朝鮮上面,倭國關白豐臣秀吉率領著五萬人馬,渡過對馬海峽,殺上半島,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拿下漢城,隨後又用了不到一個月,打下平壤。

進軍速度之快,簡直可以用神跡形容,相比倭國進軍的速度,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朝鮮潰敗的速度,他們只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就跑到了鴨綠江邊,幾十萬難民,淌著淺水,進入了中華境內。

負責遼東方面的大將李成梁立刻向內閣告急,請示朝廷應對之策。

隨同奏疏一起送來的,還有朝鮮國王李昖送來的血書,當真是字字血淚,泣涕哀嚎,懇請上國出兵,幫助他們復國。

“汝默兄,倭國猖獗,看來要好好教訓他們,不出兵是不成了!”王錫爵態度鮮明。

“別急!”申時行微微笑道:“倭國的事情,最清楚的就是咱們師弟了,我去請教平安,看看他有什麽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