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圖窮匕見(第2/2頁)

萬歷真的恨不得立刻把申時行給宰了出氣,可是他也清楚,眼下還不到動手的時候,還要忍耐。他一轉身進入了寢宮,申時行從乾清宮退了出來。

一場君臣交鋒,迅速結束。

按照規矩,三位閣老的任命已經公布出來,只等半個月之後,新的內閣就會產生。

“我覺得萬歷沒有機會翻盤了。”平凡說道:“我也想不出,他還能幹什麽?沒了王家屏等人,他就是被砍斷手腳的武士,囚禁在籠子裏的猛獸,任憑怎麽折騰,都沒有半點用處。”

“不然!”

唐毅搖搖頭,笑道:“永遠不要低估對手,如果我猜的不錯,萬歷的報復應該開始了。”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唐毅相信,皇權這種東西,絕對不會妥協,爆發是必然,就看萬歷能玩出什麽花樣了!

……

也不知是唐毅有半仙之體,還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就在等待上任的半個月,京城出現了日食,不到三天的時間,又發生了一場地震,將京城西北的城墻震倒了一個角兒。

突遭變故,吏部尚書孫丕揚立刻上書,他認為發生日食,正式代表上天示警,有小人蒙蔽皇上,為禍朝廷,地震緊隨而來,代表江山不穩,社稷危險,柄國之人,應當立刻反省過錯,檢討自身,反躬自省,才能消弭禍端,不然天變在即,獲罪於天,是會遭到報應的。

孫丕揚德高望重,帶頭發動攻擊,還是很有效果的,不少人站出來指責內閣。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應者寥寥,在民間更是被百姓嗤之以鼻。

就在三年多之前,徐渭還沒離開國子監的時候,曾經引入了一台望遠鏡,能夠觀測周天星辰變化。雖然東南早在十幾年前,就借著研究天象的名義,弄了許多望遠鏡,國子監的這一台,在京城上屬首例。

通過望遠鏡,人們第一次窺見了天空的奧秘。

浩淼的宇宙,璀璨的星辰,還有頭上的一輪彎月。他們找不到傳說中的月宮,也看不到嫦娥吳剛,日月星辰也沒有圍繞大地運轉,相反,是大地在圍繞著太陽轉。

幾年前,東南的學者都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隨著望遠鏡越來越大,越來越精密,他們認識到太陽也不過是一顆尋常的恒星而已。

他們繪制了日月星辰的圖形,制作出復雜的模型,掩飾天體運行的奧秘。繁雜的神仙體系崩解了,沒有嫦娥,沒有太白金星,沒有文曲星,武曲星,沒有三十三天,沒有淩霄殿,沒有瑤池,沒有蟠桃,也沒有紫薇帝星!

什麽都是胡說八道,天命所歸,更是扯淡!

人們從模型中了解了日食的原因,這不過是幾個天體位置和軌跡的必然結果,日食如此,地震多半也是如此。

君不見太陽就是個大火球,沒準大地下面也有著灼熱的火球,火球爆裂,炸開了地層,就出現了地震。很多去海外考察的人,就看到過噴吐著火焰和濃煙的山峰,灼熱的巖漿流出來,會凝成巖漿巖。

在大明的土地上,也有錐形的火山,也有巖漿存在……

原本盤桓在人們心中,神秘莫測的天命觀快速崩解。孫丕揚排斥最新的天文學說,頑固地堅持以往的觀念。

他的奏疏非但沒有引起大家的響應,反而激起了更大一股的反彈浪潮。

陸續進京的議政代表,紛紛痛斥孫丕揚的無知。

他們認為自然現象和失德與否,沒有一絲一毫的關系。但是,面對著自然的災禍,如果朝廷應對不利,那就是失職!

真正重要的是救災,是安置百姓,是重修房屋,不是去談什麽虛無縹緲的天命,更不能把百姓的苦難,當成攻擊對手的工具。

真是無法相信,大明的吏部尚書,執掌銓選的重臣,竟然如此見識淺薄,真是讓人心寒。

剛剛當選議政代表的方從哲聯合東南的一百多位議政代表,聯名提出罷免案,要求廢了孫丕揚吏部尚書的職位,重新選擇一個德才兼備的尚書。

“圖窮匕見,他們是想趕盡殺絕,想把大明的忠臣都給殺光!”萬歷氣憤難平,怒火中燒。他越發絕望,難道任憑著唐黨把自己的人都給鏟除幹凈嗎?

“陛下!”

絕望之時,英國公張元功急匆匆跑到了萬歷的身邊。

“好事,天大的好事啊!”

“怎麽講?”萬歷驚問道。

“回陛下。”張元功壓低了聲音,“大同總兵馬芳已經同意出兵幫助剪除唐黨,至於薊鎮總兵戚繼光,他有意告老還鄉。”

“戚繼光這是耍滑頭!”萬歷不客氣道:“這兩鎮人馬離京城最近,能拉過來一支,也夠用了,只要戚繼光不亂動,鏟除唐毅的黨羽,就輕而易舉了。”

萬歷用力吸口氣,瞬間把眼睛瞪得老大,渾身戰意昂揚,如同一只憤怒的猛虎,這一次朕絕不會重蹈母後的覆轍,你們等著受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