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老仇人(第2/2頁)

而且就在他離京的前一天,京城內衛指揮使,原錦衣衛大都督陸繹突然暴斃而死。

陸繹作為陸炳的兒子,父子兩代執掌錦衣衛,他們知道了太多的秘密,也遭到了太多人嫉恨。

雖然錦衣衛改組十年,但是恨陸家的人還不在少數,陸繹猝死沒有引發太多的風浪。可是唐毅心裏清楚,其實這是保皇黨的報復,他們報復內閣爭奪失敗,用暗殺的手段鏟除對手。

無獨有偶,在萬歷九年的時候,成國公朱時泰也死了,朱應楨接替成國公爵位,只是朱應楨軟弱無能,身體又很差,不能擔當大任。

天子右弼已經落到了英國公張元德的手裏。

這兩個人事變動非常不尋常,可整個文官集團的反應堪稱遲鈍,也讓人摸不著頭腦。

京城內衛和天子右弼,其實是管著萬歷的安全。

唐毅在日,萬歷的小命就捏在唐毅的手裏,可是唐毅離開了,內閣誰也沒有這個份量繼續掌控萬歷,故此只有退步,至少讓萬歷感到一些安全,不至於整天活在恐懼之中。

這是文官集團戰略性的讓步,大家希望萬歷能夠見好就收,不要繼續奪權,可是誰也不敢肯定,萬歷會輕易讓步,早晚有一天,雙方還是會攤牌的,沒有了唐毅主持,文官集團能不能打贏這一場艱苦的戰鬥,實在是不好說……

當然了,唐毅暫時還不需要管這些事情,他忙碌了多年,總算能夠放松下來,出了京城,在通州上船,直奔天津。

這幾年的功夫,京城不斷向外擴張,通州已經和京城並在了一起,連成一大片。中間修建了軌道馬車,每天定時都有挽馬拉著大車,往來兩地。而最近正在研究將蒸汽機裝在車輛上面,有了蒸汽機驅動,整個交通都會大變樣。

到時候天津和京城之間的運河多半也就要廢棄了,唐毅沒準就是最後一班的客人。船只順風順水,一路趕到了天津。

當年唐毅做過順天巡按,主持天津開海,而從那一刻開始,天津就走上了繁榮之路。

在柄國期間,唐毅有意分化京城的功能,把天津定位成北方的經濟中心。這十年下來,天津越發繁榮,勢不可擋。

天津官銀號幾次擴充資本,已經幾乎和交通行並立,成為北方的金融中心。天津發達之後,又廣泛設立學堂,發展教育。在萬歷二年,由北洋公司出資,在天津興建北洋大學。

相比東南的諸多學校,北洋大學更加專業系統,而且拋棄了學而優則仕的理念,他們的讀書人不再是為了當官,而是真正面向整個社會。

天文、歷法、數學、航海、軍工、物理、化學、哲學、法律、商貿……諸多學科,匯集了大明朝最優秀的一批學者,蒸汽機就是他們和東南的一些學校聯手研制出來的成果。

在天津,唐毅真正嗅到了自己想要的氣息,京城層層疊疊,到處都是官僚,一切以求穩求安為目標,無過既是大功,難免死氣沉沉,令人窒息。

可是到了天津,就完全不一樣,這裏的讀書人沒有那麽強大的功利之心,也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當官上面。

天下的學問何止千萬,並非孔孟之道,做官之學才是最上等的,萬事萬物,都值得去研究,去探索,他們窮究道理,試圖用自己的學問,去改變這個世界。

唐毅特意見了一群研究數學的年輕人,令唐毅驚訝的是他們已經弄出了微積分的理論,唐毅可是清清楚楚,從微積分出現之後,數學真正和生產緊密結合起來,很快就會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價值!

永遠不要低估國人的聰明才智,這些年的苦功,終於開花結果了。

從離開京城,唐毅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斷過,當初在嘉靖年,他曾經跑到過小站,花了兩年多時間,著書立說,轉眼將近二十年過去了,唐毅再度故地重遊,在小站逗留了十幾天。然後再不遲疑,乘著船,從天津南下,前往老家蘇州。

“絕不能讓唐毅回到家中!”

眼望著遠去的船只,有人暗暗咬牙,他一轉身,從碼頭出來,到了一座小院之中。令人驚訝,在正廳裏竟然坐著剛剛致仕的大學士許國。

見外面有人走進來,他急忙站起身,“子維兄,下一步該怎麽辦?”

此人摘下了鬥笠,滿頭白發,勝過霜雪,臉上皺紋堆累,老年斑橫生,只是兩只眼睛,十分明亮。

赫然正是曾經敗在唐毅手裏的張四維,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