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南洋總督(第2/2頁)

比如西南,路途艱難,往返一次,要兩三個月,遇到了災害啊,叛亂啊,朝廷做出反應都是半年以後,效率十分低下。

如果面積再大,難度會成倍增加,光是信息傳遞,就能把人逼瘋了。直接派遣官吏,是萬萬行不通的。

可是呢,那麽好的地方,誰也不想放過,無論如何,都要拿到手裏。

該如何管理這些地方,成了內閣非常頭疼的事情。

“海外之地不可棄,文官又不能勝任,唯有派遣武將主持海外事務了。”唐毅淡淡說道。

高拱身體一震,這個辦法他不是沒有想過,可是一旦讓武將掌權,會不會重蹈藩鎮割據的覆轍?

畢竟海外一個一個的島嶼,非常閉塞,誰要是掌握了島嶼,就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萬一這些人割據造反,那可就貽害無窮了。

事關重大,唐毅也不能一個人獨斷專行,好在自從上次對付李氏之後,已經形成了慣例,遇到了重大事宜,就召開內閣聯席會議,包括各部尚書,都要齊聚一堂。

經過拆分之後,光是有資格與會的部堂高官就多了五六位,包括咨議會議代表,大家湊到了一起。

首先海外情況復雜,雖然西夷的勢力遭到了重大挫折,但是他們不會甘心失敗,本地還有土著一大堆,各國的國王,好些地方還在打仗……亂七八糟,派遣文官直接管理,那是不可能的。

唯有指望著武將。

有人擔憂會出現藩鎮割據,殷士儋倒是不這麽看。

現在是什麽時候,火器為王的時代,打仗就比拼人多、錢多、工匠多、資源多,論起這些,朝廷的優勢太大了,誰想割據海島造反,簡直是死路一條。

再有各個島嶼很難自給自足,他們只有一樣,或者幾樣的商品,想要發展,必須依靠對外貿易,而大明就是最重要的市場,誰的腦袋壞掉了,也不會和財神爺鬧翻了。

讓武將執掌海外的領土,危險並不像想象中那麽大。

只是光靠著武將還不行,必須要有綜合的能力,才能統禦全局,不但能打,還要懂經濟,動商業,懂民生,懂外交,幾乎是個全才。

想來想去,大家夥把目光都落在了唐毅身上。

神馬意思,難道你們想讓老子去海外?

唐毅的眼睛瞪圓了,這幫混球還真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這麽快就想把老子踢開?

“咳咳,元輔,令尊大人可好?”唐汝楫低聲問道。

老爹啊!

“好著呢!”

高拱頓時大笑道:“既然如此,我推薦唐大人出任南洋總督!”

“我同意!沒人比叔父更合適了。”諸大綬第一個附議,其他人也頻頻點頭,大家夥一致同意,要讓唐慎執掌南洋。

算起來,既能領兵,又能治民的大臣很稀有,這些年就兩大體系,一個是楊博為首的晉黨,一個是東南抗倭出來的功臣。

楊博、王崇古等人都被唐毅鬥敗了,而且實際證明他們的軍事韜略也不怎麽樣。能安穩九邊,靠的就是和蒙古人之間的默契,放到了西南,就立刻顯出原形。

東南出來的督撫當然本事足夠,如果胡宗憲年輕十歲,他是最好的人選,只是現在英雄遲暮,讓他去南洋奔波,等於要了他的命。

其余譚綸,楊繼盛性格都有缺陷,而劉燾、陳夢鶴等人,又逐步被淘汰,算來算去,唯有一個人本事足夠,且年富力強,又能壓服各方,那就是老唐大人,唐慎!

只是讓老爹去,兒子管國內,老爹管國外,好事都落到了唐家,是不是有些太過礙眼了,好說不好聽啊!

“我看子誠沒問題!”胡宗憲開口了,“首先他有練鄉勇的經驗,到了南洋,必定要組建民兵,對付土著。其次他懂經濟,會經營,而且在東南各軍當中,威望卓著,無人能比。再說了,現在去南洋可不是享福,而是承當責任,誰要是不服氣,就讓他們也去南洋試試,有本事殺出重圍,我胡宗憲就佩服他。沒本事去南洋的人,就統統閉嘴!”

這幾句話,擲地有聲,誰也不敢多說了,倒是唐毅咳嗽了一下,“我以為南洋總督只是總攬大略,各個島嶼藩國還要派遣專門人員,大家從武將和進士官中,選拔一批吧,我看至少要準備上百人,還要招募幾千行政官員……”

又是一張大餅,所有人都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