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飛來橫財(第2/2頁)

更何況架空皇權已經做得很過分了,又籌組咨議會議,方方面面的改革,已經讓很多人緩不過來,應接不暇,繼續弄下去,內憂外患,還真不好收拾。

唐毅很自信,卻沒有自大,他深知任何改變都需要恰當的時機,比如架空皇權,要不是李氏一夥喪心病狂,把百官當成寇仇,也不會有百官奮起反擊。

要不是有蝗災,他也沒法大力向海外移民。

而改革官制,也需要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得到機會的辦法有兩種,一個是制造機會,一個是坐等機會。

究竟該怎麽辦呢?

唐毅正在思索著,卻沒有想到,一個天賜良機,從天而降,巨大的餡餅落到了唐毅的腦袋上。而送來這個餡餅的正是他的寶貝兒子,唐平安。

就在不久之前,莫朝的太上皇莫茂洽遇刺身亡,莫朝徹底大亂了。

平安小朋友敢對天發誓,他絕對沒有下黑手,不過王寅那家夥就未必了……說起來王寅在胡宗憲手下的時候,號稱毒士,他出的餿主意多了,比如抓捕王直的家人,偽造王老太太的書信,哄騙王直,到處煽風點火,弄得倭寇內亂,互相火拼吞並,人人提到王十嶽都不寒而栗。

只是到了唐毅的手下,這家夥愛惜羽毛,凡事不喜歡太過出格,有十分力也只用三分,弄得束手束腳,王寅的才能也埋沒了不少。

來到了安南之後,這家夥再也沒有顧忌,充分發揮出天外飛仙,羚羊掛角的本事,前不久,明軍集中七千火銃手,加上三萬五千名莫朝士兵,在莫敬恭的率領之下,大戰清化。

明軍水師封鎖了清化城的海路,並且開炮轟擊城中百姓,擊毀無數漁船。戰鬥持續了十天,清化城中的守軍孤立無援,只能獻城投降。

拿下了清化之後,莫敬恭大喜過望,簡直要美出了鼻涕泡。

清化可不同其他的地方,這裏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北交通要沖。同時在數年之前,他爹謙王莫敬典就在攻擊清化的時候,受了傷,後來更是丟了命。

清化是莫敬恭的傷心地,拿下來之後,他立刻屠戮全城,凡是和後黎朝有關系的人,一個不留,足足殺了二十天,血水染紅了海灣,漂浮的屍體吸引來無數的鯊魚,整個城市都籠罩在血腥恐怖之中。

弄得平安滿心難受,他早早回到了河內,懶得看安南人發瘋。

莫敬恭瘋狂的殺戮引來了各方的不滿,包括莫朝的勛貴王族,趁機向太上皇莫茂洽諫言,要求解除莫敬恭的兵權。

莫茂洽當然知道侄子背後是明軍撐腰,他沒有這個膽子,思前想後,決定親自率領人馬前往清化,名義上是安撫地方,收拾人心,實則是約束莫敬恭,免得他胡來。

莫茂洽按照計劃率領兩萬人馬,在文武的陪伴之下,趕到了清化,接見了自己的侄子,並且加封他為平王,賞賜許多,然後就要調莫敬恭回河內。

莫敬恭也不傻,看出了伯父要把自己高高捧起來,架空權力。他索性就裝病不出,賴在清化不走了。兩個人就這麽耗上了,不巧的是,一次莫茂洽巡視軍中,觀看軍隊演示火器,正在欣喜若狂,沉醉武器威力無匹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裏飛來了一枚鉛彈,炸開了莫茂洽的腦袋。

太上皇遇刺了!

莫朝頓時大亂,皇帝莫全認定了是莫敬恭殺死了父皇莫茂洽,悲憤欲絕,指天發誓,揚言要討伐逆賊,積極調兵遣將。

莫敬恭有口難辯,已經無暇調查是誰下的毒手,他只能拼命抓住人馬,擁兵自重。

可是狹小的清化養活不了幾萬人馬,莫敬恭的手下人心渙散,大有分崩離析之勢。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求助平安,求助大明朝。

“……莫敬恭允諾,只要大明能支持他,擊敗莫全,奪下皇位,就願意將清化,還有海防港雙手奉上。光是清化一地就擁有四百萬畝農田,按照一個三口之家,耕種四十畝計算,足夠安置三十萬人……”

唐毅眼前一亮,清化不止有農田,還有大片的森林,還有海港,可以捕魚,可以做生意,移民五十萬,一點問題沒有。而且有了這五十萬移民,鯨吞蠶食,很快安南就會落入掌握之中……

“給申時行送信,移民工作可以展開了。”唐毅不無欣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