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隆慶改制(第2/2頁)

他們絲毫不在乎腐朽的理學,只要公平競爭,理學根本不堪一擊。

陽明公在天之靈看見沒有,弟子們給您老爭來了名譽!

所有人還都沉浸在歡樂之中,但是聰明人都深知一件事情,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隆慶擡舉王陽明,給陽明公面子,肯定是要拿到東西的,那隆慶想什麽呢?

“啟奏陛下,臣已經和東南的幾大商幫世家通氣了,他們都同意開征商稅,只是稅種有哪些,稅率要多高,還有如何征收,需要進一步征求意見,拿出草案。”

唐毅信誓旦旦,向隆慶保證道:“依照臣的預測,全面開征商稅之後,明年歲入就會超過三千萬元,三年之內,達到五千萬元,沒有任何難度!

這次不單單是歲入倍增,而是多了這麽錢之後,朝廷的實力大增,水師整合,組建大明皇家海軍,以呂宋為基地,經略整個南洋,開疆拓土,打開市場。隨著海外殖民,商貿發展,我大明還會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

國內的人口外移,減輕人地矛盾,地價下降,士紳沒法壓榨佃農,等於是釜底抽薪,原本潛藏的危機紛紛減輕,甚至消失。

開拓海外,又會帶來無窮商機,龐大的海外市場,刺激商業發展,到時候商稅數額又會增加。

原本大明處在下降的循環,兼並加劇,民生凋敝,流民叢生,朝廷開支增加,橫征暴斂,刺激出更多的流民,國將不國……如今是流民外移,海外的糧食湧入,壓低糧價,百姓負擔減輕,國內的市場擴大,商業進一步繁榮。

要不了幾年,商稅就會占到朝廷收入的七成,甚至是九成,我大明徹底擺脫財政危機,就在眼前了!”

唐毅滔滔不斷,把自己的設想和盤托出,隆慶頻頻點頭。

“先生真是朕的管仲啊!”

隆慶十分喜悅異常,從登基以來,一直有一個亡國的陰影壓在他的肩頭,總算能解決了,哪怕立刻去面對朱家的列祖列宗,他也有膽氣了。還有一件喜事,隆慶南下,身邊自然不會少了女人,有一位焦美人,陪了他一路,昨天一查,竟然懷了孕,算起時間,正是隆慶的種!

在皇宮那麽多日子,不見多少妃子懷孕,出了京城,這麽快就有了孩子,隆慶真有點樂不思蜀。

“唐師傅,朝廷大事,由你打理,朕也放心了。不知道先生下一步有什麽打算,朕一定鼎力支持。”

唐毅忙笑道:“陛下,要說起來,臣真有一個事情要和陛下建議。眼下開征商稅之後,以戶部來說,要管理全國的戶口,要負責田賦,還要負責商稅,關稅,鹽稅,編制朝廷預算,發放俸祿,事務之繁雜,非是一個尚書和兩位侍郎能夠承擔。”

自從變法以來,缺官的問題就日益嚴重,以往礙於財政困窘,沒有辦法,眼下困局打開了,唐毅自然要重提此事。

“朝廷肩負萬民之望,不能為了所謂輕徭薄賦,精兵簡政,就把該做的事情,該承擔的責任都放棄了,這並非明主所為。臣鬥膽諫言,要增加尚書數量。”

隆慶吸了口氣,“唐師傅,您的意思朕自然明白,可是六部古已有之,驟然增加,要用什麽名義?”

“陛下,臣以為可以裁撤南六部?”

隆慶更加驚訝了,“師傅,到底是裁官,還要加官啊?”

“有裁有加。六部之制誠然不能隨意打破,但是我朝南北二京,有兩套班子,南六部早就沒有了實際作用,只是給一些官吏養老之用,與其浪費朝廷俸祿,不如裁撤了。不過名額不宜廢除,就把南六部並入京城六部,其中吏部,戶部,兵部,各增加一位尚書,兩位侍郎,吏部,工部,刑部,增加一位尚書,一位侍郎。”

改革官職,是唐毅早就醞釀已久的,可是礙著祖制,他只能在內閣,在地方動手腳,如今把隆慶忽悠到了南方,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時機。

將南六部並入京城,南京的這幫人鹹魚翻身,哪能不高興,至於京城的尚書侍郎,他們也沒有辦法。

這幾年大學士比尚書多,六部為了伺候內閣,已經筋疲力盡,窮於應付,有人幫他們分擔,也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