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征倭的打算(第2/2頁)

封爵啊?看到這倆字,皇甫洋渾身的血液都沸騰了。

要不是當初孤注一擲,出使俺答,獲得了唐毅的賞識,哪有自己的今天?

富貴險中求,又到了賭一把的時候,俺皇甫洋拼了!

他很快把商人們召集到一起,大家七嘴八舌頭商量起來,最初有人提議朝廷直接出兵,滅了倭國算了,皇甫洋連連搖頭,顯然唐毅沒有那個心思,人家要成本最小,朝廷能出兵,還用咱們幹嗎?

大家短暫的遲疑之後,思路漸漸打開了。

左右離不開“威逼利誘,軟硬兼施,借刀殺人,巧取豪奪”這十六個字。

首先,在過去的一千五百年,倭寇大小入侵朝鮮不下一千次,當然,最近的那一次是唐毅花錢找人做的,扣除這一次,也有九百九十九次。

雙方可謂是老冤家,死對頭。

那些朝鮮商人看到了倭寇的屍體堆積如山,海水都染紅了,他們無比的激動,跪在大明商民的前面,瘋狂磕頭,腦袋都腫了。那個興奮的模樣,簡直比大明的人還要高興。

根據他們說,對倭寇的仇恨那是娘胎裏帶來的,根本不用教。

眼下朝鮮剛剛換了國王,名叫李昖,是個年輕人,年輕就氣盛,倭寇入侵,他能忍得住嗎?

只是礙於國力衰微,軍無戰心,不得不委曲求全。

假如大力援助朝鮮,並且以朝鮮為基地,就獲得了數百萬的民夫,還有攻擊倭國的前沿陣地。

朝廷不是不想浪費嗎,就都讓朝鮮出,反正是幫著他們對付宿敵,出錢是理所當然的。

朝鮮的人馬打仗未必行,可是訓練好了,還是能當炮灰的。

至於倭國那邊,也是戰亂紛紛,據說眼下勢頭最猛的一個諸侯叫做織田信長,銳意進取,統治了倭國最大的底盤,銳意革新,手下人馬眾多,戰力不俗,是一個極其難纏的對手。

“這個織田信長是咱們打開倭國門戶的最大障礙,其人野心勃勃,桀驁不馴,根本不會和大明合作,唯有把他除掉,其他人才會低頭。”

皇甫洋信誓旦旦說道:“要想除掉織田信長,最好的辦法就是引誘他離開老巢,在朝鮮的地面上,把他給幹掉。最好來一個兩敗俱傷,到時候朝鮮也不得不把門戶更加開放……”

還真別說,這幫商人鼓搗了半個月,愣是給唐毅送來了一份計劃書。

他們準備把這一次剿殺的倭寇,全都割下耳朵,而後再派遣朝鮮使者,帶著耳朵前往倭寇,送給織田信長。

“此計不錯啊!”

唐毅欣然點頭,織田信長這家夥有些梟雄之姿,木空四海,他肯定忍受不了來自朝鮮的羞辱,一定會出兵。

按照皇甫洋的估算,他們需要五千名士兵,火銃至少三萬杆,還有五十艘戰船,才能成為左右戰局的關鍵。

“給他們!”

唐毅立刻下令,從邊軍的淘汰軍火當中,挑出三萬杆火銃,武器沒有問題,可人員,還有戰船怎麽辦,難道要讓朝廷出嗎?當然不是,唐毅自有辦法。

當初為了推動東南退還田地,開發東番島和呂宋,唐毅組建過南洋公司,如今在席慕雲等人的經營之下,南洋公司非常興旺,已經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殖民開發公司。

光有一個南洋公司當然不夠了,唐毅宣布授命皇甫洋,組建北洋公司,並且擔任公司第一任總裁。

在公司一幹董事當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名字,他叫朱載垕!

沒錯,就是咱們的隆慶皇帝,他拿出了一百萬兩銀子,占據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另外大明儲蓄銀行也占了三成五的股份,其余五成,也多半落到了天下的豪商大族手裏。

北洋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人手,租借船只。

而此時的皇甫洋正在和朝鮮的官員談判,他一只腳踩在椅子上,匪氣十足。

“告訴你們的國王,要想洗雪恥辱,蕩平倭寇,就按照我們說的做,保證一戰成功,從此之後,你們再也不用擔心倭寇之禍了。”

年老的朝鮮官員激動的渾身亂顫,“多謝天朝聖德,敝國感激不盡,必定世代效忠大明,忠肝義膽,不敢有絲毫違抗……”

都是空話,屁話,你的幾句奉承話,就想讓老子賣命,想什麽呢?

皇甫洋扣了扣耳朵,不耐煩道:“別扯沒用的,拿出三百萬兩銀子,再招募二十萬人,交到我手裏,你們就聽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