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瓦解內廷第一步(第2/2頁)

現在真相掀開了,果然宮裏制造珠寶的這一塊,黑幕重重,自己親眼所見,好東西被拿到了外面販賣斂財,自己被騙得和傻子一樣。

相比起來,李乙說話不中聽,可是比起滕祥這些人,要可愛多了。

偏偏自己就把他給打死了!

“朕,朕錯了啊!”隆慶痛苦地低下頭。

“師傅,追贈李乙為大理寺卿,勞煩先生替他寫一篇祭文,昭告天下,以示朕悔悟之意。”

“陛下仁德,臣會照辦的。”

唐毅沉吟一下,繼續說道:“陛下,還是回到您剛才的問題,先帝在日,為何內廷不敢如此。道理很簡單,因為有錦衣衛!臣曾親眼見過,在陛下的桌案上,放著東廠和錦衣衛的兩份密報。不管多親近的人,都會遇到不好說的事情,哪怕夫妻也是如此。唯有互相監督,制衡,兼聽則明,才不會被蒙蔽,陛下以為如何?”

隆慶很念舊情,對當年幫著自己,走出最艱難的困境的人,都充滿感激,包括唐毅、高拱,也包括滕祥、孟沖、馮保。

可是這一次對隆慶的傷害非常大,傷到了心坎上,傷了真情,那麽聽話的奴婢,都和自己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還有誰值得相信?

或許唐師傅說的有理,不要相信感情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要相信監督,相信制衡。

“師傅,朕準備加陸繹少保銜,晉位錦衣衛大都督,您看如何?”

這是要放出錦衣衛,來和內廷抗衡啊!

唐毅笑了笑,“陛下,臣鬥膽說一句,陸炳是天時地利人和,別人學不來的。”

那可不是,首先嘉靖是外藩,十五歲之前都在安陸,陸炳是他的奶哥哥,又是貼身侍衛,感情深厚,還沒有受到皇位的羈絆影響。

等到嘉靖入繼大統,陸炳又救過嘉靖,反過來,嘉靖賜陸炳太保,少保,三公加三孤,榮寵天下絕倫,信任無以復加。

正是因為如此,陸炳才能制衡宮裏的太監。

換成尋常的臣子,想要見皇帝一面,都要經過太監同意,還想和內廷掰手腕,這不是做夢嗎!

為何自從廠衛創立以來,只有陸炳一個特例,其余的時候,錦衣衛就是東廠的手下的一條狗,道理不言自明。

任命一個陸繹,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師傅,那朕該如何是好?”

“陛下,臣以為還是要分權,但是不能只是在內廷分權。譬如要采購首飾珠寶,內廷把清單開出來,戶部核準開支費用,然後對外公開發包,內廷負責驗收。”

“發包?”隆慶不解。

“陛下,這正是臣下一步要推的一個政策,就以河工為例,以往都是工部和河道衙門負責,他們上下一體,制定方案,采購物資,進行施工,最後評估,全都是他們自己人幹。層層經手,無私有弊,以至於河工年年修,結果年年有災害。臣就想著,把他們分開,比如工部只負責制定方案,由戶部統一采購物資,對外公開競標,價低質優者得。然後河道衙門專心組織施工,至於完工後的驗收,交給地方衙門,他們之間相互牽制,就能盡可能消除營私舞弊,用更少的錢,辦更大的事。”

隆慶仔細咋摸著,還真別說,唐毅的辦法真妙。

工部抓大政,戶部管發包,他們互相牽制,誰出了錯,都有人上奏朝廷。至於施工給了河道衙門,監督交給地方衙門,要知道河工的安危對地方影響最大,他們肯定會賣力氣,防止河道敷衍了事,下面也互相盯著。

雖然不敢說杜絕弊端,但是絕對比現在從工部到河道要好得多!

類比一下宮裏的情況,不也是如此。

說是要打造首飾的是那幾個人,采購物資的是那幾個人,制造驗收的還是他們,都被包圓了,不出弊端才怪呢!

假如有外廷介入,還有公開發包,總不能所有人一起聯手騙朕吧!

“師傅果然大才,就按照您說的辦!”

咕嚕嚕,隆慶的肚子叫了起來,不好意思道:“朕都忘了,師傅也餓了吧,陪朕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