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隆慶的真誠(第2/2頁)

唐毅沒有絲毫遲疑,從袖子裏拿出一份奏折,送到了隆慶面前。

“陛下,臣之前也是低估了藩王們的實力,倉促拋出《宗藩章程》,實在是過於樂觀,魯莽躁進,還請陛下降罪!”

隆慶苦笑了一聲,“師傅,這怎麽能怪您呢,都是朕急功近利,該道歉的是朕。”

隆慶滿臉真誠,相比之下,唐毅就心虛多了,事情都是按照他的劇本在走,從開始要對付宗室,唐毅就在不停布局,殺招一個接著一個,目的就是把這一顆毒瘤徹底鏟除,他早就不想養這幫白吃飽了。

拿起唐毅的折子,隆慶翻開,馮保急忙拿了蠟燭過來,借著燭光,仔細讀來。這篇奏疏有著濃重的唐氏風格,首先唐毅就分析了宗室的情況,從太祖爺至今,封了親王六十四個,現存三十四個,郡王共有四百余名,隆慶看到這裏,這個汗啊,心說老朱家的人還真能生!

只是相比藩王的高產,皇室就慘了許多,他眼下只有兩個兒子,除了長子朱翊鈞之外,次子身體很不好,去年病了大半年,差點死了,如今李妃又懷孕了,要是能再生一個兒子,最多也就三個兒子,和藩王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莫非說皇宮的風水不好?還是有奸人詛咒皇家?

隆慶甩甩頭,不再胡思亂想,而是專心看奏折,親王郡王加起來不到五百人,消耗俸祿雖然很多,但是僅僅占了三成。

剩余的七成,則多是被鎮國、輔國、奉國將軍和中尉,六級瓜分。

他們每個人拿的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一兩萬人,就算每個人只拿幾百石,加起來也是幾百萬石,足足占了七成之多。

相比起驕橫跋扈的藩王,這些雜魚就好對付多了,隆慶眼前一亮,要是能把這些人解決了,朝廷也能剩下幾百萬石糧食,好事,好事!

他再往下看去,又皺眉了。

唐毅告訴隆慶,消耗祿米之多,財政壓力之大,毛病在數量眾多的下層宗室身上。可是論起害民之深,兼並土地之狠,主要還是藩王和郡王,畢竟沒人敢動他們,全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按照唐毅的估算,光是親王和郡王手裏,捏著的田產土地就在三千萬畝以上,幾乎相當於北方一省的田畝總額。

隆慶急忙找過來抄沒伊王府的賬冊,仔細查對,還真別說,光是伊王府,直接掌握的土地就有五十多萬畝。

加上兩百年來繁衍的子孫,還有眾多的家奴,伊王一脈,掌控的土地就多達三百萬畝,一個藩王如此,三十幾個藩王,那該是多少?

之前奏疏上說是藩王吃空了大明的財政,隆慶還有所懷疑,可是此時一看,不光是吃空了財政,把地方也都給吃幹抹凈了。

難怪北方一遇水旱災害,老百姓就流離失所,遍地饑民,原來可耕之田已經被藩王都給霸占了,老百姓都從自耕農變成了佃農,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傾家蕩產,甚至要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隆慶猛然想起了朱元璋,當年太祖爺不就是如此,親人都死光了,不得不參加義軍,才打下了大明的江山。

結果他的子孫正在逼著老百姓走上朱元璋的老路,這要是有一天,四方狼煙大起,搞不好大明就要重走大元的老路。

想到這裏,隆慶心臟猛地緊縮,後背都被冷汗濕透了。

他一把抓住唐毅的手腕,格外用力,近乎哀求道:“唐師傅,朕才知道,江山已經危在旦夕,師傅一定要幫著朕,力挽天傾,延我國祚,朕,朕求求先生了!”隆慶急得快要哭了。

和嘉靖打了十幾年的交道,坦白講嘉靖對自己的栽培,遠遠超過隆慶,可是他對嘉靖生不出一絲好感,隆慶能讓唐毅一般的鐵石心腸都動容了,無他,真誠而已!

古人常說士為知己者死,隆慶以國士待自己,還真不好辜負他!

忍著激動,唐毅堅定道:“陛下,臣以為當先安撫藩王,鎮國將軍以下,立刻清理,只剩下藩王之後,就孤掌難鳴,在推行清丈田畝,一體納糧,宗室之禍,也就能解決了。”唐毅笑道:“陛下,改革雖然艱難,只要按照步驟,有條不紊,幾年下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隆慶用力點頭,“有勞師傅了。”

正說著,突然陳洪滿頭大汗跑了進來,“啟奏皇爺,軍情急報,遼王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