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宗室冒出來(第2/2頁)

比如一個縣有多大面積,能開墾出來的耕地有多少,已經開墾的有多少,基本上都能估算出來大概,差個幾千畝,上萬畝,或許沒事,要是差得太多,不論是戶部,還是負責監督的科道言官,都能看得出來,然後派員調查就是了。

簡單明了,地方官員失去了上下其手的機會。

不能說從此之後,就萬事大吉了,至少不會出現耕地銳減,甚至不如國初一半的荒唐情況。

清丈田畝順利推行,一體納糧落實下去,高拱估計,隆慶三年的秋稅,應該能達到八百萬兩。

全年歲入會超過一千八百萬兩,相比隆慶二年,足足多了五百多萬兩。去年為了打仗,借了一千多萬兩的債,今年就能填補一少半,明年加把勁兒,把田賦總額提高到一千五百萬兩,加上關稅,還有正在整頓的商稅,以及鹽稅。隆慶四年要達到兩千五百萬兩,到隆慶五年,償還歷年虧空,實現財政扭虧為盈。

高拱欣欣然,暢想著美好的未來。

只是顯然,事情不會如同他盼望的那麽容易,這不,禮部又出事情了……老尚書高儀匆匆趕到了內閣,正好幾位閣老再商量如何落實新法呢,高儀直接撞了進來。

“元輔,您到底管是不管?”

沒頭沒尾,唐毅愣了一下,笑道:“高部堂,該我管的自然要管,要是不該我管的,我也管不著啊!”

聽出了唐毅有些不滿,高儀連忙抱拳,歉意道:“都怪我急糊塗了,是這樣的,一幫子宗人把禮部大堂都給砸了,老夫要是腿腳慢了,都出不來了。”

“大膽!”高拱一拍桌子,怒罵道:“堂堂朝廷六部衙門,顏面所系,敢在禮部鬧事,就是藐視朝廷,不管是誰,嚴懲不貸!”

高胡子從來都是鬥志昂揚,誰也不怕。

倒是陳以勤插嘴道:“還是聽高部堂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高儀嘆口氣,“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啊!”

說明朝的事情,就離不來老朱,當年朱元璋立國之後,把一大幫兒子都分封到了各處,他的本意是希望哪怕朝廷被推翻了,其他的宗室親族還能勤王保駕,至不濟,能保住老朱家的血脈。

故此藩王是有很大權力的,甚至能豢養兵丁,號令一方。

可是朱棣起兵靖難之後,以藩王奪取了大位。他對宗室藩王的限制就越來越多,連城池都不能出,變成了一頭頭的肥豬。

這麽多頭肥豬,也要有個圈,遇事要有人管理,最初是有個宗人府的,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統統都是正一品,由皇族親王擔任,比起內閣可要牛多了。

靖難之役後,變成勛戚攝事,親王被踢到了一邊,後來幹脆塞到了禮部下面,歸禮部尚書管。

手下按著一大堆老朱家的親人,聽起來很威風吧,可是有苦自知啊!

這些年宗室膨脹嚴重,朝廷國用不足,每一年都要拖欠宗室祿米,故此年年都有人跑到禮部鬧事。

由於隆慶新政推行,高拱力主裁汰冗員,張居正提議節省開支,兩個人的刀都砍到了宗室身上,要核實人數,重修玉牒,理清嫡庶。說白了,就是要減少宗室的數量。

張居正更是將祿米的五成折成寶鈔,誰不知道寶鈔不值錢,都是廢紙一張,擦屁股都嫌硬。因此各地的宗室子弟相約,都跑到了京城,算起來有二三百號,一水的皇天貴胄。整天泡在禮部,大吃大喝。

高儀滿肚子氣,可是拿這些家夥也沒有辦法,只能忍耐著。

可是不知道哪裏傳出來的消息,說是朝廷要把給宗室的祿米,發給百官,這些人可不幹了。

開什麽玩笑,我們是金枝玉葉,身上流著和皇帝陛下一樣的血,你們算什麽東西,不過是老朱家的臣子,竟然敢搶我們的糧,活得不耐煩了!

不知道誰帶頭,把禮部給砸了。

這還不夠,甚至揚言,要到內閣,來見各位閣老,問問他們,憑什麽慢待宗親。

高儀長籲短嘆,“首輔大人,下官委實應付不了,還請您拿個主意吧。這幫大爺都把鋪蓋卷兒搬到了禮部,看起來要長期作戰了。”

高儀絮絮叨叨說著,卻沒有留意,唐毅的眼睛深處,燃燒起了火焰,本來拿下了徐階,對士紳下手之後,就要處置宗室,不然只動士紳,不動宗室,天下人怎麽看他?

“你們自己來送死,就別怪本閣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