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理解萬歲(第2/2頁)

他為了防止小吏盤剝百姓,把征收賦稅的權力從吏員手裏剝奪,交給了糧長。

所謂糧長,一個劃定的納糧區域中,田多丁多的大戶,他們負責征收糧食,並且運輸到太倉,完糧納稅。

洪武朝的時候,完成任務優秀的糧長,甚至可以面見朱元璋,受到破格提拔,成為官員。

不讓胥吏征糧,朱元璋的初心的確是好的,是為了老百姓著想。

可是他的舉動徹底改變了大明的社會結構,征稅征糧不只是盤剝百姓那麽簡單,更是代表朝廷的一種權力和動員能力。

朱元璋的設計徹底改變了大明的社會結構,官府不直接管理百姓,而是官府只管大戶,然後由大戶去管百姓,中間隔了一層皮。

或許老朱同志認為大戶和百姓都是同鄉,他們對百姓不會那麽殘忍暴虐。

而事實呢?

朱元璋的作法,大大助長了地方鄉紳的勢力,這些人就是後世長長被提起的“鄉賢”,他們之中,或許不乏好人,但是經驗告訴我們,沒有監督的權力都是危險的。

胥吏有官員盯著,官員有言官盯著,唯獨鄉紳,幾乎沒有人注意他們。

這幫人憑著手中的權力,魚肉鄉裏,予取予求,成了地方的禍害。有些僻遠的地方,結婚的新娘子甚至要先送到他們家中。他們又在村鎮私設刑堂,處置百姓,有人偷了一只雞,就要被砍掉手臂,浸豬籠的主意也是他們弄出來的。

士紳權力膨脹,結果就是朝廷權力不下鄉,遍觀歷代之中,唯有大明朝後期的動員能力最差。

要應付遼東戰局,傾國之力,愣是湊不出二十萬人馬。

幾萬,十幾萬的可憐兵力,和兩千年前的秦國比起來,都讓人汗顏羞澀。

“太祖爺只看到了胥吏害民的一面,卻沒有想到,胥吏也是朝廷代表,而且把百姓扔給士紳,受到的危害會更大。相比清丈田畝,我更想做的是把征稅的權力直接收上來,由吏員去幹。”

張居正苦笑了一聲,“元輔,當初我力主一條鞭法,其實就是存了這個念頭,納糧變成納銀,自然就不需要糧長,到時候由胥吏負責就可以了。”

他語帶著苦澀,一條鞭法,就是被唐毅給擋下來的。張居正事後也想過,唐毅反對的理由十分充分,要是真按照他的辦法弄下去,沒有準備妥當,受損的還是老百姓。只是現在提起來,他還是不情不願。

“太嶽兄,你的苦心我都知道了,把征稅權力從士紳手裏拿上來,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張居正擡起頭,滿臉錯愕,“元輔,此事可比清丈田畝要嚴重得多,我不過是想把他們多占的東西拿回來,就要死要活,若是把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也拿走了,只怕士紳要拼命的。更何況此事撼動祖制,我怕困難重重,推行不下去啊!”

“哈哈哈!”

唐毅突然大笑起來,“太嶽兄,遇到真正的難題就要退縮了?”

“我……”張居正羞愧的老臉發紅,剛剛還一副勇往直前的模樣,轉眼之間,就畏首畏尾,實在是不好意思。

唐毅起身,走到了張居正的身邊,背對著他,淡淡說道:“太嶽兄,你還覺得我手裏的權力過大嗎?”

“啊!”

張居正低呼了出來,臉色一下子極為難看。

終於回到了第一個問題,不只是他,包括徐階在內,都忌憚唐毅的勢力,生怕他會成為趙匡胤第二。

可是隨著變法改革深入,張居正處處掣肘,越發感覺到權力的重要。

擋在他面前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下巴大到可以克死一個王朝的朱元璋!

不觸及祖制,就別想改革成功,可是身為臣子,又有多少本錢,能和太祖叫板……張居正一下子變得慚愧起來,他爭權奪勢,是為了中興大明,是為了天下蒼生百姓。但是,到了唐毅身上,他積累勢力,廣結善緣,就成了居心叵測,心懷歹念,要謀朝篡位……

將心比心,你張叔大是高尚的,唐毅未必就是卑劣的,要是沒有唐毅積累的實力,何來托克托之勝?

要是沒有一場大勝,眼下的變法更無從推進。

刹那之間,張居正終於明白了,他們兩個其實很相似,都有一個崇高的目標,又都不擇手段了一些……張居正攥著的拳頭漸漸松開了。

“元輔,下官敬您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