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入主內閣(第2/2頁)

大學士終究不是宰相,其實就算漢唐的宰相,皇帝一句話,也足以丟官罷職。太阿倒持,皇權如天,永遠都是改革家最大的危險。沒有任期保證,輔臣就沒法真正放手改革,還要擔心身後事,推行政務,畏首畏尾,十分不爽利。

或許下一步還應該把大學士的任期固定下來才行……

唐毅只是一閃念,他知道一旦大學士任期固定,就會觸及皇權的根本,哪怕是隆慶,也斷然不會答應,只能暫時放一放。

“宗室的問題,還是要解決,事緩則圓,你們幫我拿出一套可行方案出來。”

唐毅笑道:“煩心的事先不說了,眼下本閣就要榮升首輔了,三位先生,再來一把勁兒,讓李春芳嘗點苦頭兒吧!”

首輔啊!

三大謀士全都眼前發亮,感嘆非常,自從進入唐毅的幕府算起,茅坤的時間最長,已經過了十年。

走到如今,唐毅剛過而立之年,就要執掌內閣,成為帝國宰相。不說後無來者,至少是前無古人。

事實也證明了他們的眼光,押寶夠準!

三個人一起站起來,撣了撣衣服,向唐毅深深一躬,“恭喜東翁,如願以償!”

唐毅也起身抱拳,感慨說道:“多年以來,三位先生不離不棄,輔佐唐某走到了今天,往後的日子,還請三位不要以在下為首輔,我們就是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摯友,請三位先生直言提點,唐某一定虛心納諫!”

人到了高位,最怕的就是志得意滿,所謂高處不勝寒,唐毅越發覺得當年一起走來的兄弟朋友,不少人都越來越遠,沒準哪一天,自己也變成了孤家寡人。

唐毅深知,他所謀者大,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離著敗亡就不遠了,他必須時刻小心謹慎,一步錯,就滿盤皆輸。最起碼,要有人時刻提醒自己。

能得到唐毅信任倚重,三位謀士也頗感欣慰。

王寅認為時不我待,一天不把權力拿到手裏,連李春芳一般的家夥都敢暗算唐毅,實在是蹬鼻子上臉,不知道輕重,別管宗室的事情如何,先給他一點顏色看看,唐毅欣然同意。

不出三天,給事中王禎就上書指責李春芳“親已老而求去不力,弟改職而非分希恩”,是為“不忠不孝”。

要不說嘛,幹什麽都要專業人才,李春芳好歹身為首輔,唐毅又事事強調內閣一致,從政務上面下手,說李春芳碌碌無能,屍位素餐,難保不會牽連到唐毅,讓人以為是次輔大人不甘心屈居人下,而發動的攻擊,雖然大家夥都心知肚明,但是吃相不能太難看。

放開李春芳父母老去不說,他的確幫著弟弟謀了一個光領俸祿不幹事的差事。

這和他在求去辭呈裏面,提到要裁汰冗員,背道而馳。

王禎進一步分析,李春芳此人心口不一,只知道約束別人,而不知自律,如此兩面三刀,如何能統領百官?

他這道奏疏上去,李春芳被罵得羞愧欲死,連忙上辭呈,說自己衄血不止,力不能支,極力求去,還不得不提出罷免他弟弟的官職。

李春芳心裏頭苦啊,他為了找回面子,結果把弟弟的官職弄沒了,要是再拖延下去,沒準自己就折了,他一天一本,弄得隆慶無奈,只好批準了辭呈。

對這位沒什麽存在感的首輔,隆慶還在照顧,賜他少師銜,並且派遣八名差役服侍他,風風光光,錦衣衛護送著,離開了京城。

李春芳剛走,第二天內閣大學士自動遞補,次輔唐毅榮升首輔,至於本應該接任次輔的趙貞吉卻主動讓賢,將次輔留給了高拱,他退居三輔。

由於是兩個人自願調換,也沒有妨礙到別人,誰也說不出什麽。

內閣七大輔臣的格局正式確立下來,隆慶喜悅非常,下旨加唐毅為少師太子太師,晉位建極殿大學士。

高拱晉位少傅,文華殿大學士,趙貞吉得了少保,武英殿大學士,陳以勤和張居正是文淵閣大學士,唐汝楫和張四維東閣學士。

根據內閣分工,唐毅總攬大政方略,領班內閣,高拱掌管人事,趙貞吉負責監察,張居正主財政,唐汝楫主軍制,陳以勤主管工部營建事宜,張四維負責刑名教化。

七個閣老各安其位,下面的首要任務就是繼續推動隆慶新政了,可是該從哪裏下手呢?咱們的首輔大人不停盤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