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復河套(第2/2頁)

而且俺答相信,以他的威望,只要豎起大旗,就會八方響應,紛紛投靠到他的麾下。大成台吉的勢力猶如熱湯潑雪,瞬間瓦解冰消,等到重新聚集足夠的勢力,驅逐明軍,幹掉瓦剌,他依舊是草原的霸主!

幾十年的征殺經驗,給了俺答強烈的自信。

……

“諸位將軍,決戰的機會已經成熟了!”

譚綸一身戎裝,手扶著劍柄,渾身上下,難以掩飾的興奮和激動,他的動作簡潔而有力,站在巨大的沙盤面前,侃侃而談。

“俺答的主力逃到了托克托城,距離冬天結束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根據情報判斷,俺答在開春之前,不會離開托克托,這是我們徹底消滅俺答,光復河套的最好機會!很有可能,也是最後的時機。”

譚綸淡淡說道:“連番的失敗,眾叛親離之下,俺答還沒有徹底醒悟過來,他還生活在大金國主,草原梟雄的迷夢當中,正是這種誤判,使得他選擇了距離長城比大板升還要近的托克托,不得不說,這是俺答最大的敗筆!”

人都有思維定式,越是上了年歲,積累的經驗越多,記憶的事情越豐富,龐大的記憶就越容易幹擾判斷,這就是老人容易頑固的奧妙所在。

俺答是很不錯的統帥,他已經看出了大板升的問題,可依舊選擇了比大板升還不如的托克托,作為棲身之地,不得不說,老天爺都在幫忙。

假使俺答選擇遠遁漠北,找尋新的安身之地,積蓄實力,恢復元氣,明軍拿他還真的沒有辦法。

哪怕是唐毅鼓搗出了四輪馬車,培育強壯的挽馬,明軍的後勤線也不能超過五百裏。

距離增加之後,人力畜力消耗成倍增加,糧食也會大量消耗,加之補給線過長,容易受到攻擊襲擾。

按照多次的計算,假如補給線到了五百裏,一萬石糧食只有五千石能運到前線,超過七百裏,就會銳減到三千石。

所以說,古代幾乎沒有什麽千裏奔襲,後勤壓力絕對會成為所有將軍的噩夢。多麽雄厚的國力也架不住消耗。

譚綸在離京的時候,和唐毅密談了一夜,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要用最少的代價,贏得最大的勝利。唐毅告訴譚綸,隆慶新政的成敗,都押在這一場戰鬥上。

只有大獲全勝,才能滿盤皆活,一旦輸掉戰爭,什麽都沒有了。

譚綸雖然不能完全理解此話的含義,但是卻忠誠地執行著唐毅的命令。

“這一次出戰,將有三邊總督王崇王大人,調集三萬馬步軍,從陜西老牛溝出長城,進逼托克托,此路為攻擊的主力,不過卻是任務最輕松的。”譚綸笑道:“俺答不會像我們一樣眷戀城池,他只要見到風向不好,就會棄城而逃,所以當務之急,是要防備俺答逃竄。”

他的目光落在戚繼光身上,“元敬,你率領一萬人馬,攻擊雲川,從東面擋住俺答前進的道路。”

“末將領命!”

“馬總鎮,你和令郎率領八千騎兵,火速前往黑山,切斷俺答北逃的生路。”

馬芳和馬棟抱拳拱手,領了將令,立即率兵行動。

此前譚綸已經派出人手,去聯絡瓦剌諸部,許諾通商貿易,換取瓦剌諸部東進,封鎖俺答西逃的路徑。

譚綸從容部署,一張巨大的網已經張開。

譚綸作為主帥,帶領著楊安、湯克寬等等將領,以及三萬大軍,從大板升出發,攻擊托克托的東北方。

值得一提的是大成台吉強烈要求親自出戰,要和他的祖父決一雌雄。

譚綸經過權衡之後,答應了他的要求,一克哈屯太老了,無法跟隨,她派遣自己最信任的手下拉罕,率領七千名騎兵,浩浩蕩蕩,向著俺答撲來。

……

“師相,這位就是義士王環。”羅萬化將一位虬髯大漢引薦給了唐毅。

“小人王環,拜見唐相!”

唐毅親自站起身,雙手攙扶,笑呵呵道:“王壯士,當年曾大帥蒙冤而死,唐某剛剛十歲,天下為之悲痛,壯士護送曾夫人和公子,義薄雲天,讓人敬佩不已。二十年過去,王壯士,我大明雄兵已經殺向河套,不日就會傳來復套成功的消息,曾大帥也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