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唐郎妙計(第2/2頁)

“高肅卿!”趙貞吉一拍桌子,“老夫和俺答沒有私人恩怨,只有國仇!我就問問你們,當真議和了,你們對得起幾十年來,死去的黎民百姓嗎?你們如何面對天下人的指責?”

這幾位閣老你一言我一語,越吵越激烈。

李春芳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容,他的本事沒多大,可是觀察風向卻是一等一的。李春芳看得出來,內閣的幾位沒有一個善茬子,湊在一起,早晚會鬧事,他只要等待時機,就要翻盤的機會,別看他只有一個首輔的名頭,可關鍵時刻,卻能扭轉乾坤。

“唐閣老,大家夥意見不一,如之奈何啊?”李春芳笑呵呵說道。

唐毅絲毫沒有急著表態,“諸公,既然分歧巨大,議和也不是一個小事,我希望大家先回去思量一下,我們要對蒼生負責,要放眼長遠,不要意氣之爭。”

說完之後,唐毅主動站起身,一甩袖子,離開了簽押房。

其他幾位閣老互相看看,哼了一聲,各自散去。

高拱、張居正、張四維走到了一起,趙貞吉、唐汝楫,還有一直沒說話的陳以勤湊到了一起。

各自到了高拱和趙貞吉的值房,商量了起來。

唐毅一個人,回到了自己的值房,坐在太師椅上,一動不動,好似雕塑一般。

議和的提議應該是晉黨拋出來的,雖然這次對俺答用兵,晉黨出力極大,可是由於出戰的主力都是南兵,幾個優秀的將領也是抗倭出身。

如果再讓他們打敗俺答,勢必取代九邊的那些將門,晉商百年經營就化為烏有。本來他們是沒有選擇的,可是大成台吉的投降卻出現了轉機,一旦議和,俺答的勢力猶存,就等於是養寇自重。

晉商依舊可以通過貿易,得到急需的羊毛,還能維持走私暴利,牽制唐黨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於高拱和張居正為什麽會支持晉黨?難道他們走到一起了?

應該並非如此,高拱雖然和晉黨走得很近,但是他為人方正,心懷社稷江山,應該是擔憂開戰的風險太大。

至於張居正,或許他看得更遠一些。

因為在前不久,唐毅通過兵部,擬定了一份新的獎勵條件,以後凡是立有戰功,按照首級受爵,每三顆人頭,記功一等,有軍功者,每月領糧一石,分田十畝,且不必子孫世襲。

這條規定看似平淡無奇,可敏銳如張居正,卻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眾所周知,軍功授爵,耕戰合一,乃是秦朝橫掃天下的利器,明朝也有獎勵軍功的制度,不過由於天下一統,沒有田畝可授,砍了首級,要嗎賞銀,要嗎加官一級。

不過對於大多數士兵來說,這兩條的吸引力都不大,賞銀要被層層扒皮,到了手裏,也沒有幾個錢,拿命去拼太不值得。

至於加官,軍中的好職位已經被世襲的將門瓜分一空。這麽多年,也只有馬芳等寥寥幾人,是靠著軍功一步步升上來的。

要知道指著軍功升官有多難啊,每一次上戰場都是拿命去拼,韃子身強體壯,弓馬嫻熟,都是吃牛肉的,一身牛的力氣。明軍連豬肉都吃不上,哪能和人家比!

成本太高,收益寥寥,故此明朝的軍功授爵名不副實。

唐毅稍微修改了一下,加上了授田一項,又不必世襲,免得輩輩當兵之苦,這下子就使得軍功的吸引力大增,將士們紛紛摩拳擦掌,要大顯身手,拼一個富貴出來!

“中玄公,您老想想,如果真的按照唐閣老的辦法做下去,該有多少武人一躍成為新貴,我張居正身為大明的臣子,保的是祖宗的江山社稷,武人實力膨脹,絕非大明之福,您老可一定要和陛下言明。”

高拱翻了翻眼皮,“張太嶽,唐閣老要鼓勵士兵奮勇作戰,此事老夫也是贊成的,你不必多說。我之所以主張議和,是因為此戰沒有必勝把握。而且以俺答的狡詐,光是一個孫子,就能引得他上鉤,未免把俺答看得簡單了。老夫不會因為要打壓武人,就放過俺答。當然,沒有更好的辦法,老夫還會支持議和。”

說完之後,高拱端起了茶碗,張居正無奈,搖著頭從高拱的值房出來,看起來這個高胡子還真是不簡單啊,竟然沒有上鉤!

唐毅在值房當中,一直悶坐到半夜,他的眼睛突然睜開,裏面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呵呵呵,這破局的妙招,還真讓我想出來了!俺答啊,你可要好好接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