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帝心難測(第2/2頁)

不愧是張居正,眼光真夠敏銳的。

在內閣的時候,他對唐毅的手段充滿了驚訝和敬佩,但是回去仔細一想,只剩下徹骨的寒冷,都是夏季了,身上還冒了一層白毛汗。

張居正仔細思索一番,他才猛然驚醒,唐毅的新法新政不是什麽軍制,也不是一條鞭法,真正重要的是內閣的新規矩!

這才是唐毅變法的核心所在!

歷代官制的核心都是制約平衡,維持皇權的超然地位,哪怕是相權最厲害的漢唐,依舊有禦史台牽制。

到了大明,朱元璋廢掉丞相,雖然內閣代替了相權,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強如嚴嵩和徐階,皇帝一道旨意,就能把他們罷免了。

奧妙何在,就是大臣之間相互分權牽制。哪怕徐階那樣精於算計,老於權術的家夥,也不能鏟除唐黨和晉黨,大臣不和,君王才能拉一派打一派,左手強了敲打兩下,右手弱了,拉拔一把,總而言之,維系著朝局平衡,皇帝就能永遠超然物外,把控一切。

可是唐毅的安排呢,正好破解了千百年來帝王權術的核心密碼。

他的方法說起來也不復雜,就是互相協商。

還是拿整飭吏治來說。

按照以往的方法,主要權力在吏部,科道從旁監督糾正。

一旦有什麽人事爭執,就要鬧到內閣,甚至鬧到皇帝那裏,由皇帝進行裁決,皇帝就可以根據他的心思,傾向於不同的方面,達到朝局平衡。

如今呢,唐毅把整頓吏治的權力交給了高拱領銜的五位大員。

遇到了事情,他們首先就要協調一致,拿出意見。如果他們內部擺不平,或者出了簍子,作為監督的趙貞吉,就會把問題拿到內閣,經由七位閣老協商,唐毅作為裁決者,拿出最後的方案。

注意啊,這個方案和以往由吏部單獨弄出來的方案,完全不一樣。

比如說上一次京察,楊博算是秉公處置,結果還被胡應嘉雞蛋裏挑骨頭,一頓猛攻,直接造成高拱滾蛋。

這一次可不會了,因為在考察之中,已經納入了科道的聲音,最終結果還要由分管監督的大學士,以及內閣全體成員背書。

拿出來的結果就代表著整個文官集團的意志,這下子就妙了,前面已經說過,文官一旦達成了一致意見,皇帝孤身一人,是沒法和所有文官抗衡的。

唐毅名義上把權力下放,交給了其他閣老,實際上他卻是化身為整個文官集團的代言人,他把文官的力量做大了。

看起來,唐毅是所有閣老裏面,最不攬權,實力最弱的一個,實際上他卻是影響力最大,權柄最強,真正能做到一言九鼎的那一位!

按照朱元璋和朱棣的設計,這個說一不二之人,只能是君王,可是唐毅以輔臣之尊,架空君王,集大權於一身。

對於這等精妙的算計,張居正是贊嘆不已,甚至五體投地。但是作為徐階的弟子,張居正的心裏,想的還是致君堯舜,眼睜睜看著君父大權旁落,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

“元翁,眼下能扭轉乾坤的只有您了,咱們都是一師之徒,實在是不能坐視唐毅,將祖宗規矩都給廢了啊!”張居正掏心掏肺道。

李春芳搖頭苦笑,他真後悔見張居正,聽他的這番話。

“太嶽兄,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連高拱和趙貞吉都站在唐毅一邊,憑著你我兩個,又能做什麽?唐毅打著變法革新,還有師相的三還誓言,想彈劾都沒有借口啊!”

“百官已經廢了!”張居正咬著牙道:“不要指望著他們會去和唐毅作對。”

“那指望誰?”李春芳傻傻問道。

張居正沒有說話,而是立起了巴掌,在面前惡狠狠用力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

“真是荒唐,陛下是怎麽想的?”

敢拿這種口氣說隆慶的,除了高胡子,別無分號。內閣商量好的幾項改革,送到了禦前,準備批紅之後,立刻頒行。

哪知道隆慶竟然以有違祖制為名,留中不發。

“我等一心謀國,老夫這就去找陛下論理,看看是哪個奸邪小人,在陛下面前進讒言!”高胡子轉身就要走。

“慢!”唐毅突然攔住了他,“中玄公,此事還是交給小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