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唐學的勝利(第2/2頁)

不少人紛紛點頭,的確漏洞太大了,僅僅靠著一個考成法,就想約束天下官吏,做夢去吧,當年朱元璋做了那麽多人皮枕頭,不還是沒用嗎!其實有個衙門可以監督,那就是都察院,問題是張居正主張省議論,就是讓都察院閉嘴。

這回好了,我們閉嘴,看你的笑話吧!

吳天成咬了咬牙,又站出來,跪倒在地。

“啟奏陛下,微臣還有一樁擔憂,不得不說。”

隆慶已經不再小看吳天成了,“你說。”

“遵旨。”吳天成略微沉吟,“陛下,即便誠如張閣老所言,不會產生那些風險,一條鞭法也會產生問題。”

“什麽問題?”隆慶好奇道。

“按照張閣老的初衷,是從士紳大戶手裏征收銀子,田多的,納銀就多,換句話說,兼並土地的成本增加,或許能抑制兼並。”

隆慶疑惑道:“這不是好事嗎?”

“陛下,金錢如水流,不往土地上流,就會轉向其他方向,最有可能的就是城市,就是工商。誠如是,則工商繁榮,可相應的城市和農村的距離就會拉大,一面是窮苦的農村,要負擔朝廷的賦稅,一面是興旺的城市,卻不需要繳納銀兩。這個不公平,豈不是比富戶巨室和普通百姓還要嚴重十倍不止!”

用更大的不公平,解決眼前的不公平,一條鞭法的確是問題重重。吳天成的這段話,等於是封喉一劍,不光是張居正大驚失色,包括高拱都沒法保持鎮定。

這兩位腦筋快速旋轉,想要駁斥,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倒是隆慶,他突然開口問道:“吳天成,按你的說法,是不是要征收商稅?”

還沒等吳天成回答,這時候觀看的官吏都大驚失色,我的老天爺啊,一個清丈田畝就夠大家夥受的,要是還征收商稅,讓不讓人活了?

大家把怒火都對準了張居正,甚至包括高胡子。

言官們跳得最兇,紛紛站出來有的說商人長途販運,朝不保夕,掙一點辛苦錢,不該納稅。還有人說商為末業,征收商稅,本末倒置。

還有人幹脆攻擊張居正,說是他別出心裁,破壞祖宗成法,用心險惡,要嚴懲不貸……

眾人吵吵嚷嚷,亂成一團,弄得隆慶心煩意亂,求助似地看唐毅。

“諸公都靜一靜。”

唐毅黑著臉面對著滿朝官吏,“今日金殿論辯一條鞭法,為的是解決朝廷財政困局,諸公要是有可行辦法,只管提出來。如果沒有,就請你們都退下,不得擾亂金殿!”

以唐毅如今的地位,儼然首輔相仿,真的發怒,還沒誰不害怕。只好諾諾而退。隆慶臉色也很不好看,本來滿懷希望的一件事,竟然一下子落空了,戶部的虧空要怎麽辦,隆慶只想靜靜。

“退朝。”

大臣們紛紛行禮,滿懷心事下去,隆慶又補充一句,“唐師傅留下。”

唐毅壓根沒有邁步,他知道隆慶準要找自己,只好隨著太監,前往乾清宮,顯然君臣兩個要面談。

看著唐毅的背影,張居正五官猙獰,咬碎了牙齒,他首倡一條鞭法,竟然被三個無名小卒打敗,肯定是唐毅搗的鬼!

難道你是我張太嶽天生的克星嗎?

高拱卻更多的在想著吳天成等人的話,果然很多東西不是坐在翰林院,靠著想象就能解決的,要是能和唐毅聊一聊,說不定就不會有今天之敗,出山第一炮就啞火了,高拱是憂心忡忡。

其他人員,有的喜,有的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一條鞭法要無疾而終了。

“陛下,臣以為一條鞭法的方向還是對的,其中的精華要保留。”

唐毅面對著隆慶,斟酌著說道:“簡化征稅內容,擴大稅基,官紳一體納糧,的確能增加歲入,方便朝廷百姓。”

隆慶遲疑道:“唐師傅,那些弊端怎麽辦?”

唐毅笑道:“自然是想辦法,取其利,避其害了。陛下,臣這裏正好有幾個設想,想要向陛下啟奏,正好完善一條鞭法。”

……

從金殿上下來,吳天成、韓德旺、申時行三個名字,立刻響徹朝堂,高胡子何等厲害,張居正可是有名的神童,竟然在他們的手裏吃癟,究竟他們三個有什麽了不起的?

經過總結,大家夥發現了一個關鍵:唐學!

他們三位都是唐學的門徒,研究極深,原來弄懂唐學,就能所向睥睨啊,各個府邸,到處都是捧著唐學三書,用心苦讀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