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唐毅的構想(第2/2頁)

“行之,你足智多謀,別客氣了,給我劃一條路,我都聽你的。”

“小弟不才,的確有個辦法,松谷兄可以稍微等一等,高大人起復之後,小弟會安排松谷兄入閣,左右不過幾個月的時間。正好松谷兄可以接我的禮部尚書,這一屆的會試就由松谷兄主持。”

做官到了他們這個地步,談感情實在是有些多余,只有真正的利益才能打動人心。

陳以勤捫心自問,他除了教導隆慶之外,別無所長,加之脾氣又不好,在朝廷的人望很淺薄,即便是入閣,也是個沒什麽存在感的閣老。

可是能坐上禮部尚書,主持會試,無疑是履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一下子多了幾百個進士門生,在朝廷的地位就會迥然不同。

他吃驚地看著唐毅,沒想到竟然讓了這麽多!等於是他欠了唐毅天大的人情,陳以勤越發手足無措。

“行之兄,我不能摘了你的桃子啊!”陳以勤顯得局促不安。

唐毅呵呵一笑,“松谷兄,科舉那是朝廷論才大典,可是這些年來,已經變成了朝堂大佬籠絡人心,拉幫結派的名利場。大明諸般積弊,首在吏治,吏治根本在於選材,選材無過於科舉。小弟希望松谷兄能秉持公心,為國選材,把這一屆科舉辦得漂漂亮亮,無可挑剔,小弟代表天下士子,感謝老兄大德!”

陳以勤感動得眼圈發紅,點了點頭,“行之一心為國,我哪裏還敢拒絕,你放心吧,只要出一點差錯,只管找我陳以勤問罪就是!”

唐毅又和陳以勤談了好一會兒,陳以勤就提到李春芳德不配位,高肅卿又性情急躁,只怕日後的內閣,難以太平。

唐毅沒有保留,就把他想推趙貞吉入閣的事情說了一遍。

陳以勤聽完,是喜出望外。

原來他是四川人,和趙貞吉是同鄉,在政治主張上面,又十分相近,如果趙貞吉入閣,一定能牽制高拱,免得他沖得太猛。

“行之,這個安排我是絕對贊成,奈何大洲公,肅卿兄,兩人都不是好脾氣,他們兩個碰到一起,那可是雷煙火炮,只怕內閣永無寧日啊!”

唐毅苦笑了一聲,“松谷兄一針見血啊,我現在就在發愁怎麽調節這兩頭倔驢啊!”

看似隨意的一句話,陳以勤卻品味出了一些滋味。

好一個厲害的唐行之!

他是想把高拱和趙貞吉都弄到內閣,然後居中調停,讓兩頭南轅北轍的驢子替他拉車,也真是好膽子,就不怕摔著?

陳以勤見唐毅胸有成竹,他也不好多說,親自送唐毅出來。

擺平陳以勤,暗中又和趙貞吉通氣,這就比較容易了,老趙六十多了,徐黨又是這個樣子,他覺得也該站出來,穩住大局。

溝通了好了,廷推上的情況就很容易理解了。

先把唐毅推出來,接著推陳以勤,作為資歷僅次於高拱的帝師,陳以勤一退,什麽張居正啊,殷士儋啊,唐汝楫啊,全都沒了底氣。

至於推出趙貞吉,一下子就把門檻拉到了天上,對不起了,張四維同學,你也別想了,內閣的椅子暫時沒有你的了。

這種細膩的操作,流程設計,排兵布陣,完全體現了內閣的優勢,看起來波瀾不驚,卻悄然間,把自己的意志貫徹下去。

雖然唐毅是第一次操刀上陣,顯然效果非常不錯,贏得了一個開門紅。

“徐閣老為政多年,他的策略我贊同的不多,可是有一樣我卻非常欽佩。嚴嵩在日,為了能把持大權,壟斷票擬,把其他大學士視為屬吏,呼來喝去,他的身體跟不上了,寧可讓兒子隨身伺候,也舍不得擴充內閣,他以為把大權握在手裏,就能真正號令天下,何其愚蠢!”

沒有徐階壓著,包括唐毅在內,說話都大聲了。

“徐閣老自從擔任首輔以來,多次諫言,增補閣老,內閣一度達到了四位大學士之多,不過我認為還不夠,還要增加,最好內閣能增加到六七位閣老,每一位閣老各司其職,首輔負責總攬國政,確定方向,協調內閣六部。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只有如此,才能徹底確立內閣的權威,區區吏部天官,也想和內閣分庭抗禮,做夢去吧!”

幾位謀士互相看了看,果然大人對晉黨有一肚子的火,看起來老楊博的日子要不好過了,先替老楊默哀三分鐘。

正在這時候,突然管家趕來,對唐毅躬身說道:“徐閣老的管家徐安來了,說是徐閣老請相爺過去一敘。”